陈镭牧师是中华神州差传会的创办人;神州与华传合并后,他担任神州华传中国事工部主任,长期深入中国各地开展宣教与教会领袖信徒培训的工作,是德高望重的宣教领袖。
陈牧师根据自己多年在大陆宣教的所见所闻深切感受到中国政府已默许家庭教会的存在,"只要(地下)教会保持低调不张扬、不批评政府,就不会受到当局打压。"
他甚至直言,"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大陆已经不存在所谓的基督教会受逼迫的事件。"
但陈牧师随后补充表示上述结论是限定于中央政府的宗教政策的层面上。因为一方面,近些年来基督教会对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受到执政者的肯定。
另一方面,执掌中国党政军大权的习近平不再盲目追求GDP,而是更加关注民生与和谐社会的建造,同时著手解决社会诚信、贪腐问题。
陈牧师相信新领导人会藉用基督教的影响力推进中国和谐社会的发展,因此他对中国未来给基督教营造更加开放的环境持乐观态度。
至于中国地方频繁出现的地下教会逼迫事件,在陈牧师看来不能一概而论认为是当局针对基督教采取的敌视政策,也不能代表中央政府对基督教的态度。
对此,他提出两点个人看法。首先,诸如新疆等地区由于局势紧张,地方政府出于维稳的压力而加大所有宗教与社会民间团体的管制,这难免殃及到地下基督教会的信徒。
其次,中国社会不公的问题广被诟病,政府也想彻底根治。在陈牧师看来,基督教会受不公对待乃是中国社会矛盾的缩影,是个偶然事件。
"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哪一行、哪一业不会出现不公不义事件?"他反问说。
对于中国教会的需要与挑战,陈牧师认为海内外华人教会要更多关心领袖与信徒灵命的栽培。
他以北京为例说明现在城市教会经历爆炸性增长,上百人的教会林立,每隔2、3年教会人数翻倍增长;校园工作亦欣欣向荣,中国大学生信主比率是普通人的4倍,过六成的大学生有兴趣了解基督信仰。
不过,陈牧师指出,蓬勃发展的城市教会仍有很大的隐患,很多信徒的灵命犹如出生的婴孩,嗷嗷待哺;而且还有不少人是没有重生的挂名基督徒。牧者领袖也需要系统装备。
他还说未来十年是中国教会非常关键的十年,希望华人教会继续为中国的属灵复兴代祷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