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竿40天」自去年7月份叩響美國華人教會大門之後,經美國福音證主協會向美國華人教會大力推動,盼望將馬鞍峯教會所經歷過的令人矚目的增長帶給華人教會。為總結經驗並幫助華人教會更有效果地進行「標竿40」運動,美國福音證主協會邀請堂會牧師、傳道、長執與事奉人士出席於9月9日在矽谷匯點華人教會舉行的「標竿40」運動與教會更新研討會。
該研討會分三部分進行,首先是由招世超牧師介紹「目的導向教會」的策略與方法,分享標竿40運動的經驗;然後是由陳琛儀牧師錄影主講「標竿40」運動及其成的關鍵,分享教會在「標竿40」之後的策略;最後由曾熊國英師母主講「標竿40運動資源與果效」,其中包括「標竿40問題解答」。
兩位講員招世超牧師和陳琛儀牧師均在教會推動「標竿40」運動而取得良好成果。招牧師04年於加州苗必達市的矽谷匯點華人教會推廣「標竿40」運動,教會健康成長,其主日崇拜出席人數增加不少;而陳牧師1985年推動多倫多城北華人基督教會成為「目的導向教會」,99年成為首間獲得馬鞍峯教會頒發健康教會獎的華人教會,其後於02年她在教會推動「使命人生40天運動」,使參與小組信徒從1494人增至1887人,而在05年10月推動「關愛40運動」,幫助教會小組深化相交生活,積極參與社區外展,現教會會眾已有3000人。
參加研討會請在9月4日前報名,聯繫電話:證主協會408 272 1336;713 778 1155。
-
梵蒂岡歷史首次 教宗方濟各葬禮使用普通話禱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濟各葬禮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話禱文創造了歷史。作為耶穌會的一員,方濟各似乎決心追隨早期耶穌會傳教士前往中國的腳步,並希望改善與中國的關系。
-
記者揭跨性別產業內幕:超人類主義、企業政治利益合作圈
一篇深度報道揭示,美國富商和企業在推動跨性別產業的背後,可能暗藏著一個更大的動力——推進超人類主義(transhumanism),以及無窮的經濟利益。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