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消息】「城市轉化」是本次全球靈糧特會的主題,也是2008年眾教會震天高呼的口號,但城市轉化的策略何在?教會的方向為何?矽谷生命河靈糧堂主任牧師劉彤在30日上午的專題講座中分享了他的觀察與見解:續全球靈糧特會 劉彤牧師分享全地轉化策略(上)
談到面對世界現狀當有的回應,劉牧師首先表明教會當倚靠聖靈的大能,而不是人的勢力,避免重演歷史上十字軍東徵的悲劇。其次教會要有新的聯結, 在此劉牧師舉美國定期舉行之國家祈禱早懋|為例,以往會上皆邀請名牧分享信息,某年布希總統卻請了波諾–搖滾樂團U2主唱致詞,自然引起台下牧者心中議 論,沒想到波諾一開口便説,「本來平常我也不屑與你們一起,但當神開始工作,瘋狂的事就會發生。」是的,瘋狂的事會發生,信徒要與非信徒連結、牧師會跟搖 滾歌手連結、教會能跟政府合作,「你真的想轉化國家嗎?」劉彤牧師問在座牧長,「那麼只躲在教會裡、光是與教會間的聯合是不夠的,教會要向外拓展,要與政 府、企業、不同機構作出更多連結。」
他分享矽谷生命河靈糧堂目前已經與當地政府合作,成為貧窮救濟物資發放的一個據點。此外,劉牧師也強調信徒全體動員的重要,然 而他點出全體動員的真諦,「今天教會最大的錯誤是讓全部人去作少數人能作好的事,譬如有些人禱告時就是不知該説什麼,有些人一查經就昏昏欲睡,如果都讓大 家作一樣工作,結果是造就少數人成為明星。」劉牧師説他教會裡有個弟兄,平常看來不怎麼「屬靈」,老是那副樣子,但當教會要作慈善救濟工作,他卻一馬當先、動作迅速,「牧者一定要明白信徒的熱情在哪裡,讓每個人去作他們適合的工作。」
最後則是全面性接觸社會每一層面,劉牧師表示現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媒體、社福、宗教等方面,教會只有做到宗教跟社福, 其他領域則拱手讓給別人,他重申轉化世界不是光靠禱告,「如果你問我屬於什麼宗派?我會告訴你我是『實用靈恩派』,不是整天談醫治、釋放,那些教會外的人 聽也聽不懂的東西,『靈恩』一定要讓我們有勇氣走進世界,把耶穌的愛傳出來。」
劉牧師跟著表達他的憂心,「看今天的佛教是從出世走到入世,基督教卻反倒從入世走到出世。在靈恩的教會越久,我越有這樣擔心,教會越來越離開世界,把自己 關在小小的天地裡,信徒只跟信徒在一起,不僅讀書要讀基督教學校(非説基督教學校不好),就連死都要葬在基督教墓園。好像古時封閉的修道院,至終被世界所 淘汰。」
「這是一個平信徒興起的時代」劉牧師説,「我們常講要差派、差派,但信徒早就在那裡,在他們的職場、生活領域裡,不需要差派。」什麼樣的教會才是成的教 會呢?劉牧師分享有次他去訪問美國一個小城的教會,那個教會雖然人數不多,教會志工卻充滿在各地,醫院、學校等等,教會週年紀念時該市市長前去致詞,他説 道:有天當我醒來,發現這個城市不能沒有你們(教會)。這個見證讓劉牧師大受激勵,「願神打開我們的眼,看見神所能做的工作超乎我們的想像;願祂的國降臨 在每個城市之中。」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