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美学者临风弟兄亦特地将《今日基督教》杂志对凯勒牧师的访问文章全文翻译分享出来。临风弟兄表示:"华人教会传统上或许注重传福音的直接效果,有时把『关心社会贫穷』的举动看作是『社会福音』,也就等同于『新派』,于是因噎废食,让善行好像变成佛教的专利。这本书可能是个很好的提醒。"他强调:"凯勒牧师对那些不关心穷人的人讲了很重的话,『我所知道的是,如果我不关心穷人,如果我的教会不关心穷人,那就是邪恶。』"
在谈及"慷慨是圣经所讲的公义的关键"这一点时,凯勒牧师解释使用"慷慨的公义"这个词汇的原因是很多人把公义与慈善救济分开。很多人说,周济穷人是同情心与爱心的表现;但约伯也说过"如果我不慷慨,我就触犯了上帝"。这意思是,慷慨并不是一个选项。凡不与贫穷人共用,在定义上就是不公义。凯勒牧师说,"所以我们尽力周济穷人,这就是圣经中有关公义的意义。"
有关上帝恩典与公义之间的关系,凯勒牧师特意讲到"因果关系",是上帝的恩典使我们公正。福音的信息告诉我们,"我们虽然不是因著好行为得救,我们是因著恩典和信心得救,但是这个信心会改变你的生命,使得你会有好行为。"他说,根据圣经的教导,"如果你真被上帝的恩典(恩惠)所改变,你就会去关心穷人。"
凯勒牧师还讲解"布道与公义之间的关系",他说自己作为一个牧师,责任是传扬上帝的话,领人进入信仰,并教导他们做门徒。他同时认为,"信耶稣包括遵守他所有的教训,而其中就包括帮助穷人。"他坦言,在福音派当中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关心社会公义不是教会的事;但也有些较年轻的福音派对此有激烈的反应,他们认为教会唯一的使命就是"上帝的话语与 社会责任并重。"凯勒牧师希望提醒福音派基督徒,"帮助穷人的动力是由于经历上帝的恩惠而来的。"
在凯勒牧师另一本书《假神》(Counterfeit Gods: The Empty Promises of Money, Sex, and Power, and the Only Hope that Matters)里,他讨论到财富、爱情、权力这些在文化中的偶像。凯勒牧师在此也具体讲到拦阻我们寻求公义的有"种族歧视"、"权力"及"财富"这些偶像。
针对"种族歧视",他说,"人看人,总以为有些人比自己差,认为这等人所遭遇的困难是自取的。这种自以为义,认为自己比别人好的态度,就表示我们的心没有安息在恩典的福音上面。"他还说到,"权力是另一个偶像,公义需要我们参与其他族群的生活,达到权力共用。"最后他讲到财富是另一个偶像,"我们崇拜『安全感』。在《申命记》15章,上帝说如果你照顾穷人,上帝会照顾你。上帝知道,人们不照顾穷人的原因是他们害怕。人们说『我需要存很多钱』,但是上帝说『那是不信任我。你希望金钱能给你那我应该给你的安全感。』"
如欲阅读《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英文原文,请浏览:Tim Keller: What We Owe the Po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