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宣教士史蒂夫·理查森(Steve Richardson)呼吁年轻基督徒重新发现信仰,投身全球宣教。
![Steve Richardson](/media/cache/img/3/41/34104sh_847w_483h_1x_1y.jpg)
当许多教会都在思索如何让年轻一代持续扎根于信仰时,理查德森的回答是:让年轻人站出来,勇敢承担使命,而不是为了迎合他们而削弱福音的信息。
作为国际宣教机构"先锋"(Pioneers)的主席,理查德森毕生致力于全球福音事工。他出生于加拿大,六个月大时便随父母前往巴布亚新几内亚,向当地原住民传扬福音。他的父亲唐·理查德森(Don Richardson)根据他们的宣教经历,写下了广为人知的《和平之子》(Peace Child),记录了他们在萨威族(Sawi)中的事工。
"年轻人越来越意识到,仅仅拥有一份好工作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理查德森在接受《基督日报》专访时说道,"如果人生只是追逐娱乐,最终会感到空虚。"
如今,他领导著一支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3,000名宣教士的团队。在长期的事工中,他观察到一个令人担忧的现像:许多年轻人正在远离信仰。然而,他并不认为这是信仰的衰败,而是一个值得把握的契机。
"也许你听说过《和平之子》的故事,这是一则广为人知的宣教见证,"他说,"我的父母当年在新几内亚的丛林中,与食人族和猎头族一同生活。我在那里度过了15年的童年时光。"
![Peace Child](/media/cache/img/3/41/34105sh_847w_483h_1x_1y.jpg)
Z世代渴求"意义"
尽管数据显示,Z世代的教会参与度有所下降,但理查德森相信,年轻人对信仰的渴望并未消失。相反,他们正在寻找一种真正值得投入的信仰。他特别提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勇敢公开自己的基督徒身份,大学校园里也兴起了属灵复兴的浪潮。
"我认为,我们需要年轻人勇敢地承担领导责任,"他说,"令人欣慰的是,一些知名体育明星已经公开表达他们的基督信仰,这对年轻人而言是极大的鼓励。"
在最近的全球华人差传大会上,理查德森亲眼见证了年轻人对信仰的渴望。
"大会的主题来自哥林多后书5章,讲到上帝藉著耶稣基督使我们与祂和好,并赐给我们‘和好的职分’,"他说,"我们的使命就是让人认识上帝,与祂建立真正的关系。"
他的讲道结束后,现场有15至20位与会者主动走到台前,立志献身宣教事工。这一幕让理查德森更加确信,Z世代并非对信仰冷漠,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足够宏伟、值得献身的异像。
在变化的世界中坚守信仰
有些教会领袖担忧,华人基督徒的"宣教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10年代中期,中国教会经历了快速增长,并积极参与全球宣教。然而,随著近年来政府对宗教活动的管控加强,一些人开始担心,华人教会的宣教动能是否会因此衰退。
理查德森却对未来充满信心。
"中国的教会仍然会持续增长,"他说,"在中国及世界各地,上帝时常允许环境带来压力,以此炼净教会,使它保持活力,而不会陷入安逸与满足。"
他相信,亚洲基督徒——特别是年轻人——将在全球宣教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华人宣教的时代才刚刚开始,"他说,"我们已经看到华人宣教士走向世界各地,甚至蒙古地区也有宣教工人兴起。我对亚洲教会的潜力感到十分兴奋。"
对年轻基督徒的挑战
如何才能避免信仰的流失?理查德森认为,关键在于优先次序的转变。
"我在大会上挑战每一位与会者,每天祷告:‘主啊,求祢借著我和我的家庭祝福万国,’"他说,"此外,我也鼓励大家,每个人至少资助一位从事跨文化宣教的工人。"
他特别强调,对于那些蒙召承担领导角色的年轻人而言,毅力与恒心至关重要。
"成功的领导者需要持之以恒,不灰心、不放弃,"理查德森说,"而且,我认为情商(EQ)比智商(IQ)更重要。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动员和激励他人,这比单纯积累知识更关键。"
展望未来:各世代共同参与宣教
目前,全球宣教工作主要关注动员年轻人。然而,理查德森看到了一群尚未被充分动员的人——退休人士。他正在撰写一本书,挑战55岁及以上的基督徒,在生命的黄金岁月中,奉献5到10年的时间参与宣教。
"如今,人们的寿命延长了,许多人退休后经济无忧,但却缺乏真正的目标感,"他说,"我想挑战他们思考,是否愿意把晚年岁月献给上帝,投身全球宣教。"
至于他个人的异像,理查德森定下了一个大胆的目标:在未来十年内,推动"先锋"事工扩展至全球250个未得之民群体。
"要完成这个目标,我们需要数百位新的宣教士,同时也需要创新的策略,"他说。
面对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理查德森向年轻信徒发出呼吁:这个世界不需要一个只追求事业和娱乐的世代,而是需要一个愿意为信仰付出代价的世代。
"要持守信仰,不要轻言放弃,并与那些与你有共同异像的人同行,"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