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守望教会部分弟兄姐妹在户外敬拜已经过了八个主日,同时北美数位华人教牧发出的《海外教会和基督徒联合声明:声援北京守望教会》已过去二十多日。至美东时间3日20时,已有257人签署了中文声援,有825人签署了英文声援,合计总人数已超过千人。
海外弟兄姐妹签署英文声援的名单在2日有240位左右,3日还没有结束就已有330位左右签名。
签名人士中除了众多海外教会牧者、传道之外,美国方面还有美国福音联盟(NAE)的董事成员Bob Wenz牧师、国际倡导者(The Advocates International) 主席及总干事Brent McBurney博士,两位且留言分享了诚挚的祷告与支持。
联合声明中文版的签名似乎较为冷淡,声明发起人之一、美国西雅图大学神学院教授陈佐人博士接受本报访问时,尝试分析个中两大主因。首先,他指出北美华人教会一般遇到难处理的事情倾向"慢热",另外事实上守望教会事件带有相当的复杂性。
陈博士坦言:"(守望教会)整个事件的复杂性相当高,因此很难产生一个很统一的态度。连守望教会内部都有很多不同意见的讨论。"
陈博士为守望教会能成长到1,000人以上而感谢神。面对未来教会发展的路线,陈博士透露,现在守望教会内部常常讨论"到底像超级大教会,类似纽约的救赎主长老教会这样发展的城市超级大教会合适?还是作为城市家庭教会化整为零更好?" 可是,陈博士认为,作为守望教会外的人,面对此问题,只能为他们祷告。
他强调说:"北美华人教会要做守望者,不但为时代守望,也为国内肢体、同工守望。在宗教自由这个底线,我们要支持他们;在守望教会内部自己的方向讨论上,我们只是为他们祷告,希望他们内部找到一个在中国大城市适合的方式。 "
最后,陈佐人博士补充,海外华人教会必须具备分析能力。他说,"中国有农村家庭教会,也有城市家庭教会。并且城市家庭教会还要因著不同大城市而非常有分别。就像纽约华人教会与芝加哥华人教会不同、美东教会与美西教会也不同。因此守望教会的模式也与中国别的城市不一样。不要以为中国各地教会未来都走同一条路线。我们应该为教会增长与发展祷告,但不要过分标榜某一间教会,各地教会有多元性。"
据北京守望教会的通报,5月29日的主日早上,教会因户外敬拜被带走的弟兄姊妹至少有22人,其中21位弟兄姐妹在当天就被释放回家。
-
欧凯莉(1933–2025):教我如何研读圣经的姊妹
我很蒙福,从小每周都去教会。我几乎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开始知道挪亚、摩西、彼得、保罗这些名字的。圣经对我来说一直都不陌生。但如果你问我:"是谁教会你如何查考圣经的?"我毫不犹豫地会回答:欧凯莉(Kay Arthur)。
-
英国人权特使:基督教受迫害加剧部分国家濒"灭绝"威胁
鉴于基督教在全球范围内遭受的迫害越演越烈,英国近日锁定了十个主要在亚洲的重点关注国家,并作出承诺透过积极外交捍卫宗教自由这一宝贵人权。
-
香港基督教团体联署反对"同性伴侣关系登记"
香港《同性伴侣关系登记条例草案》7月23日于立法会委员会审议,遭多个政党强烈反对。性文化学会、明光社等多个基督教团体亦透过不同渠道向当地政府发声。
-
书展新书《我和我的孩子怎么了》 青年主角现身分享网络沉溺重生实录
青少年网络沉溺问题持续受到社会关注,香港基督教服务处7月17日在香港书展基督教坊"有Say广场"举办分享会,邀请过来人现身说法,并请来精神科医生分析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
-
韩国最新民调: 8成受访者不信"同性恋是天生的"
韩国研究机构"舆论" 新近完成一项性少数群体认知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人认为同性恋取决于社会环境和个人选择决定的,而非"生来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