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理克筹备广播处女秀 为沮丧的美国打气

鉴于社会弥漫沮丧的情绪以及日趋复杂的国际局势,华理克牧师决定出马开辟他个人福音大众传媒领域的处女地,希望力挽狂澜扭转美国的未来。

南加州马鞍峰教会创办人华理克是美国著名的福音派牧师。但与一些家喻户晓的名牧相比,华理克显得有些"另类",因为他献身传道以来一向拒绝透过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传讲信息。

不过,华理克昨日在华盛顿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举行的记者会上宣布将于今年4月开始他个人的福音广播处女秀,目的是藉著传媒的影响力为沮丧的美国注入希望。

这个由华理克主领的福音广播节目会透过"Salem通信"发布,暂定从4月开始,周一至周五每天播放半小时。

在美国,不少超大型教会的牧师或者有威望的牧者都会在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证道。很多年轻的牧师都巴不得走上电视萤幕,成为有影响力的媒体布道家。

虽然华理克牧师偶尔会在一些电视节目上露脸,但他却一直抗拒在电视、广播传讲信息,这成为他雷打不动的一贯原则,也因此谢绝很多人发来的邀请。

华理克牧师曾坦承很怕自己被冠上"电视布道家"的头衔。但对很多传道人而言,上大众传媒谈道是求之不得的机会。所以,华理克拒绝大众传媒的固执已见让很多人不解。

但在昨日的媒体集会上,华理克袒露自己思想转变的心声。他表示,之所以过去抗拒大众传媒布道,一是怕粘上铜臭味,二是对传统电视布道风格仍存质疑,三是"分别为圣"的观念根深蒂固,担心他的教会变成"演播室"。

但是有鉴于美国社会弥漫悲观、沮丧的情绪以及日趋复杂的国际局势,华理克牧师下决心打破传统观念,进入过去他未曾涉足的领域,利用大众传媒的影响力来改变美国的风气。

华理克表示,他能很深感受到美国最近几年弥漫著沮丧的情绪,诸如天灾人祸不断、经济复苏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党派斗争激烈……

他还意识到由于网络科技的发展,愈来愈多的美国人沉溺于虚拟世界而无法自拔,忽视了人与人的亲切交往,导致美国人失去起初的礼仪和淳朴,变得更加冷漠和粗鲁。

因此,华理克把自己的广播处女秀命名为"每日希望(Daily Hope),",用意是藉著真理的视角分析社会百态,传递出基于圣经的价值观,从而为美国注入希望和活力。

此外,华理克还会在广播节目中谈论宗教自由问题,唤起人们对此的关注。
  • 美副总统万斯在CPAC谈信仰:基督教不仅是道德准则

    美副总统万斯在CPAC谈信仰:基督教不仅是道德准则

    美国副总统JD·万斯(J.D. Vance)在2月20日的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CPAC)上讲话时谈及个人信仰,他强调基督教不仅仅是一套道德原则,而是建立在耶稣基督死而复活的信仰之上。他也提及,信仰对他的个人生活和工作态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他的发言被保守派评论称赞有"非凡的福音清晰度",也反映保守派领袖强调基督教价值观对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 约翰·派博:牧师使用 AI 写讲道稿是"邪恶"的

    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其在各行各业中扮演著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今,也有牧师和基督教事工思考,AI 是否可以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完成讲道、教学和通讯的任务。然而,知名神学家约翰·派博(John Piper)对此发出了强烈警告,他甚至用"邪恶"一词来形容牧师使用 AI 生成讲道稿的行为。

  • “上帝不会犯错”:天生独臂女孩 用行动回应所有质疑

    凯特琳·帕维(Katelyn Pavey)是一个真实的励志传奇。她天生只有一只手臂,却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不仅打破偏见,还成功进入大学垒球队,实现了自己的运动梦想。她用自己的行动向质疑者证明:“上帝不会犯错。”

  • 背诵圣经的力量——写在"全美圣经比赛"之后

    《纽约时报》2024年11月报道了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的第16届"全美圣经比赛"(National Bible Bee)。约360名儿童和青少年齐聚一堂,参与这项比赛,其口号是:“认识神的话语,并使祂被人认识。” 对于许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来说,最令人惊叹的是,在15至18岁组别的比赛中,参赛者需记忆近1,000节经文,总计超过20,000个单词。

  • 《大卫王朝》:大卫王的传奇即将登陆 Prime Video

    讲述圣经人物大卫从少年成长为以色列历史上最伟大君王的剧集,《大卫王朝》(House of David),将于 2 月 27 日通过亚马逊 Prime Video 全球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