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神院訊》專訪了今年8月1日新上任中國神學研究院院長李思敬博士。專訪中他分享了在加國七年以來的苦與甜,以及領導中神的願景。
李思敬博士移民加拿大七年,本預備潛心寫作。但上帝道路高過人的道路,卻一步步引領他。迴流香港前有上帝充足的預備。
移民多倫多七年歷盡甜酸苦辣
05年7月,當時擔任教務長的李思敬博士離開執教逾十年的中神校園,舉家移居加拿大,預備潛心寫作。到埗後,李思敬與師母即著手整理李博士在港九培靈研經大會上所講的主禱文信息。一寫一改下,到了10月便完成初稿,進入修訂階段。不料就在這期間,師母卻確診患上癌症。
頓時一切方寸大亂,修訂稿件的工作被逼擱置。就在李思敬50歲生日的當天,亦與接受化療的師母在醫院中渡過。但他很明白這亦是上帝恩典的一部份,他知道若他們仍身在香港,無暇檢查身體。但出於加國政府的要求,師母有機會提早檢查並得到及時治療。他承認那是他生命中痛苦難過的時刻,但同時又摻雜向上帝感恩之情。他説:「時間,在神手裡。早半年發現,全是祂的恩典。」
因著突如其來的陰霾,很多原想實行的計劃都一一泡湯。不過,他明白神的計劃更美好:「那段日子,我好痛苦,卻學懂去看神的同在。就如漆黑中,就懂得看什麼是光。」
他説,伯利恆的牧羊人有個習慣,就是把四處亂跑的羊的後腿打斷,然後幫牠駁好裹傷,然後扛著小羊走路三個月。這樣牧人的氣味便會烙進小羊的記憶,以後就不再亂跑。他形容自己就是這隻亂跑的「小羊」,並説:「這一棍打得好『應』!好值得,亦好需要!不然的話,大小事情就靠自己籌謀,連患病也如是。所以我不再問『為什麼』,可是轉問『是什麼』。」
雖然寫作工作未能繼續,但李博士表示上帝這位好牧人已為他另備「教室」——漢語聖經翻譯工作。他要從原文入手,逐卷細讀、翻譯及分段。一次當他跪下禱告時,突然驚覺這份工作正是他想要的,是上帝給他的恩典。若不是來到多倫多,他不可能有機會參與這個工作。做了七年,他形容「已上癮」,並希望一直做下去,並寫書通解舊約神學。
本來,李博士計劃在美國牧會直至退休,回港是意外的安排。當中上帝以「親情」作為引領他前行的恩典記號:「我跟父母説,想到美國去。那時他們已回港定居。從他們的眼神,我發覺他們想我回來,這是第一個記號。」第二個記號是師母的意願,而女兒選擇回港讀醫科則是第三個記號。順著上帝的指引,他回到香港並他曾事奉的地方重新上路。
帶領中神任重道遠唯憑上帝旨意
對於扛起中神院長的重任,李思敬表示以平常心看待。七年來香港變了很多,他亦需要重新認識瞭解。對於如何帶領中神,他有自己的計劃,但仍然以上帝為他最高老闆:「如果説沒有計劃,是假的,不是沒有預備,我有我計劃,但神想做什麼?祂的工作更好,我不介意自己的計劃泡湯還是成。」
如何領導中神,他為自己的責任就是確保自己能老師、同工和學生的導引和幫助。他希望自己不要讓學生錯覺自己是超人或奇俠,亦無意刻意展示軟弱,他説:「許多人會注視我,不管是我的好還是不好……別人會看,別人會學。我無法取悦所有人,也要接受批評,但面對批評時,我會怎樣反應﹖」
他希望透過對學生的牧養,讓他們明白牧養是什麼,並帶領中神成為掙扎—成長—學傚上帝的羣體,「如果中神能成為這樣的羣體,已不在乎讀哪本書,上哪門課,因為沒有什麼比這更好。」
李思敬博士2005年舉家移居加拿大;2008年以部分時間形式參與本院的教學事奉直至2012年起轉為全時間事奉;2013年8月1日就任本院第四任院長。李博士專長於舊約釋經,治學嚴謹,教學認真。他對經文深入而獨到的研究,加上在香港及加拿大多年的牧會經驗,令他常為信徒帶出扎實的聖經教導及發人深省的時代信息。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