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燕癌病逝世 生前樂觀感染家人朋友

michelle_si
michelle_si

香港著名演員司馬燕與癌魔對抗兩年,終於上週六(10日)離世,享年51歲。近年信奉基督教的司馬燕,在抗病期間仍常以積極樂觀的態度感染身邊的人,家人朋友對她的離去十分不捨。

據香港傳媒報導,司馬燕丈夫吳忠義昨日發表聲明證實太太於上週六在睡夢中安詳地離開人世,他感謝大家一直的關懷,希望能夠尊重他們低調處理太太的後事,以及給予私人空間讓他和家人與太太作最後道別。他還表示,太太的遺體將運回加拿大温哥華埋葬,那是司馬燕生前最喜歡的地方。

司馬燕2年前證實患上胃癌後,須接受手術將整個胃部切除,但她的病情反覆,經常出入醫院,體重一度跌至只有50磅。 去年12月中曾一度傳出病危消息,牧師和家人更趕至醫院陪伴。司馬燕後來還親自發微信告訴大家I'm fine,想不到還不夠一個月,她真正要跟大家正式道別。

司馬燕生前曾説過死後要開一個盛大派對,家人朋友都要盡情狂歡,不要為她的離去而流淚。這個告別派對本安排在加拿大,但吳忠義為了方便太太的朋友,打算在港舉行,至於日子則還未決定。

司馬燕的好友吳麗珠對其死訊感到十分傷心,並説:「見不到她最後一面好遺憾,她對生死看得好化,她好孝順,愛家人愛朋友,小事糊塗大事聰明。」

司馬燕與丈夫吳忠義育一對17歲及15歲的兒子。大兒子吳澋滔在臉書上寫了兩千字悼念亡母,稱讚她是「世上最好的媽媽」,字裡行間表露了他在母親身上所學到的功課。

吳澋滔説,「媽媽是一位勇士,非常勇敢及勇於嘗試,她經常告訴我,『如果不嘗試,你註定失敗;要是嘗試,你至少有一半機會能成功』。她通過演講來鼓勵許多在困境中的人,給他們帶來正能量,教人『永不放棄』的道理。」

他描述了司馬燕是一位善良和活潑的人,常常邀請朋友來到家裡,最喜歡搞派對,讓身邊的人都很快樂。

他不得不對母親的離去感到不捨,説「我知道她一直很希望看到我畢業,帶我去英國讀大學。雖然這個願望已不能實現,但我知道她會在天堂看著我的。我會努力記緊她教我的每一句話。她是世上最好的媽媽,我已開始想念她了。」他囑咐媽媽「在天堂不要玩得太瘋狂」,最後以「安息吧,我們永遠永遠愛您」作結。

  • 全球領導力峯會「輪椅上的畫家」瓊妮:人生有比走路更重要的!

    全球領導力峯會「輪椅上的畫家」瓊妮:人生有比走路更重要的!

    「全球領導力峯會」中文峯會2月8日在香港舉行 ,其中播放了「輪椅上的畫家」瓊妮·厄爾克森·塔達(Joni Eareckson Tada)分享自身的經歷的錄像,強調讓神的剛強代替她的軟弱。

  • 尼克·胡哲將在NRB大會舉辦「NickV內圈聚會」 分享傳福音與AI應用

    2025年NRB(國際基督教媒體大會)期間,全球知名佈道家尼克·胡哲(Nick Vujicic)將舉辦「Nick V內圈聚會」(NickV Inner Circle Gathering),向與會者分享他在2024年如何向超過6700萬人傳福音的經歷,並探討人工智能(AI)如何幫助基督徒更廣泛地傳播福音。

  • 2025年全球基督教鼓舞人心的九大趨勢

    多數基督徒的視角往往侷限於自身所處的教會和周圍環境,因而在特定情況下可能會感到灰心。然而,戈登康威爾神學院全球基督教研究中心發布的2025年報告揭示了一些重要趨勢,這些趨勢不僅延續了2024年的積極態勢,還為全球基督徒帶來了鼓舞人心的消息。

  • 居英觀察 梁麗橋盼為復興英國基督教藝術出力

    梁麗橋,一位自小熱愛水彩畫的藝術家,她的藝術創作不僅是表達內心世界的媒介,更是與神建立深厚關係的橋樑。在過程中因著一次車禍「生死10秒之間」醒悟神的眷佑決意以藝術傳福音,她近年移居英國對藝術傳福音的使命更有深刻的體會。

  • 拯救Z世代的信仰:史蒂夫·理查森對新一代宣教士的大膽呼召 [專訪]

    先鋒宣教士史蒂夫·理查森(Steve Richardson)呼籲年輕基督徒重新發現信仰,投身全球宣教。當許多教會思索如何讓年輕一代持續紮根於信仰時,理查德森的回答是:讓年輕人站出來,勇敢承擔使命,而不是為了迎合他們而削弱福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