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惡的平庸:學者解釋協助自殺在西方擴張的根源

邪惡的平庸:學者解釋協助自殺在西方擴張的根源
邪惡的平庸:學者解釋協助自殺在西方擴張的根源

美國天主教大學人類生態學研究所(Institute for Human Ecology)舉辦題為「安樂死對西方做了甚麼?」研討會,專家指協助自殺在西方擴張的根源,是人「邪惡的平庸」和高舉個人主義。

是次研討會於3月28日舉行,由《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羅斯 ·多塞特(Ross Douthat)主持,成員包括新亞特蘭蒂斯的編輯阿里·基模(Ari Schulman)、作家利亞·利佈雷斯科(Leah Libresco)、克雷頓大學醫學院的醫學人文教授查爾斯·卡莫西(Charlie Camosy)。

協助自殺在全球一些地區上升至新的紀錄水平,眾專家指出是由於「邪惡的平庸」(banality of evil)和高舉個人主義正在發揮作用。

他們並指,西方政策協助自殺的歷史已經久遠,但卻存在「滑坡」現象,接受協助自殺變成接受安樂死,這最終會變成因身體疾病而接受安樂死,擴展至因心理困擾而接受安樂死。

美國、加拿大、荷蘭等歐洲政府正在通過擴大誰來挑戰極限可以獲得「臨終醫療救助」,增加了安樂死的合法性,引起了對於這種現象的爭議和警示。

就以加拿大為例,該國在2016年將安樂死合法化,允許年滿18歲且患有「嚴重且無法治癒的疾病、疾病或殘疾的公民,或永久居民進行醫生安樂死」,其中包括「持久和無法忍受的痛苦」。

然而,加拿大議會在2022年將法律擴大到沒有威脅身體殘疾的患者,雖然政府於12月宣佈暫時推遲,這樣做將使加拿大成為精神疾病患者可以尋求協助自殺的六個國家之一。

據悉,去年只有4%的人在加拿大的協助自殺申請被拒絕,而申請人的生活是否優質,選擇協助自殺是否正確,最終由誰分辦?怎樣分辨?

天主教作家利亞·利佈雷斯科(Leah Libresco)認為,協助自殺成因有兩原因。其一是人們從生活壓力中退縮,即是抵抗壓力的能力下降;其二是媒體的傳播。

她引用加拿大時裝零售商西蒙斯(La Maison Simons)在11月發布的一則廣告,該廣告慶祝一位女性選擇自殺,將選擇視為女性是誰的「表達」。

利佈雷斯科表示,一種「有毒」的觀念和文化正在向人們展示,除非某些東西被「選擇」或「表現出來」,否則它就不是「真實的」,也不是「好」的。

「我認為,即使在世俗背景下,一個人如果沒有與耶穌基督結連而死去,是一種遺憾,這是我們人生奮鬥的最終目標,也是一個挑戰。」利佈雷斯科總結。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學生?——給教會的五項建議

    大學生返家的這個夏天,是教會可以主動伸出手、重新接納他們的重要窗口。教會可用真誠的關系、具體的行動,讓他們知道:你仍屬於這裡,這裡仍是你的屬靈之家。

  • 復活節為信眾祝福後 88歲教宗方濟各離世返天家

    羅馬天主教會第266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於4月21日復活節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懷,享壽88歲。梵蒂岡樞機主教凱文·法雷爾(Kevin Farrell)於兩小時後發佈有關死訊並指教宗因腦中風陷入昏迷,引發心臟驟停而逝世。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

  • 首獲政府批准 華人神學院意大利取景拍攝《基督教在羅馬》

    華人基督徒在意大利開設的首間神學院、意大利華人神學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稱意神)推出大型聖經歷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羅馬》,深入羅馬十九處最具歷史價值景點,揭開基督教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