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5日,海外基督使團首任華人總幹事馮浩鎏醫生莅臨悉尼華人長老會,分享主日信息「成爲我異象」。馮醫生透過舊約《尼西米記》一章經文分享了4個重點。
破碎的心
尼西米的工程不是從偉大的策略開始,而是從得知耶路撒冷城墻被毀,神的榮耀被虧缺的憂傷、破碎的心開始。
馮醫生分享了140多年前戴德生開始中國內地會(OMF前身)的見證,戴德生的使役是從他聽見在中國许多從未聽聞福音的靈魂而每天在死去而開始,他在英國的海邊痛哭,之後就在銀行裏以「中國內地會」爲名,以十英鎊開了一個賬户,這就是中國內地會的開始。
140年過去到今日,OMF擁有一個500多人的團隊,都是從當初那顆爲中國、爲神的榮耀的破碎的心開始。
悔改的心
尼西米在神面前,不是去認別人的罪,以色列人的罪,而是從認自己和自己父家的罪開始。
馮牧師分享他在去巴基斯坦之前,曾在泰國北部參與醫務服侍和宣教培訓,照顧大麻瘋病人。有一次,一個好心的病人誤把馮醫生當作病人,於是在自己前面空出一個位置讓馮醫生插隊,馮醫生説:「當時,我心裏沒有感謝,只是想『我才不像你一樣是個病人』!」。然而,聖靈的聲音催促他悔改,叫他看見自己是何等的罪人。馮醫生分享説:「那天,我回到家裏,跪在神面前説:『主啊,我是個罪人,求你饒恕我!』」
等待的心
尼西米作神的工的時候並不急躁,他是等待神的開路,經過了4個月他才在王面前得到了亨通的道路。馮醫生勸勉今日作神事工的弟兄姐妹,要放棄焦急的心,不要靠通過自己力量去開道路,安靜等候神的開路。
參與的心
尼西米的事工,不是單靠著自己的力量,他與衆以色列人分享了這個異象,使重建耶路撒冷城墻成爲每一個以色列人都參與的事工。
馮醫生藉此向全會衆發出挑戰:「神的國度不只屬於教會領袖,乃是屬於每一個會衆,需要每一個人的參與。在神的國度裏,你要問自己:我的角色是什麽?」
悉尼華人長老會是馮醫生的母會,30年前他在此教會受洗,後與妻子一同被派遣至巴基斯坦向穆斯林族羣宣教,於2006年2月他被任命爲OMF總幹事。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