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将至,不少青年人会趁著节日到酒吧、卡拉OK等地方狂欢。香港有社工指出派对有不少青少年易堕的陷阱,不可不防。
明报报导了香港基督教服务处一项调查分析了过去两年曾接受戒毒治又成的个案,但发现当中不少再走吸毒的回头路。调查发现51%青少年因受朋辈的引诱而吸毒,而41%则因情绪困扰而吸毒。调查机构代表指出,现时抗毒的宣传信息以惊吓为主,但是未能有效帮助有意戒毒的青年人面对自身的困局。他认为宣传上可以加入情景性成分,如描述吸毒者的内心挣扎,以及给予具体的抗拒毒品的方法等。
而另一个值得担心的是"圣诞夜、失身夜"的现象。青协关心一线近日接到的求助个案中,不少位中学生担心自己成为"剩女"、"独男"等,并且渴望在节日特别是圣诞节有伴侣相伴。他们于上月底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1600多名中学生中,有6成表示渴望参加节日派对,过半学生希望能彻夜欢庆,3成学生接受节日时与普通朋友有亲密身体接触,一成被访者表示不抗拒节日发生"一夜情",情况令人担心。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中心主任夏民光特别建议青年人在诞节期时特别小心,如要到酒吧庆祝的话不要喝酒太多,并最好避免与滥药的朋友同住。如有朋友吸毒可借词上厕所回避,免受诱惑。
青少年爱滋教育中心总监干事程翠云建议青少年参加派对时,可以作几个预防工夫:一,让家人或朋友知道派对的地址。二,到场后找派对的搞手或带自己去的朋友一起拍照,即时放上facebook,公开自己的处境。三,离开座位后不要喝之前同一杯饮料;四,若发现现场气氛不对劲要走为上著。她强调青少年要知道所做的一切都有后果,节日不洁身自爱,被性侵、意外怀孕、性病、爱滋病、吸毒,或在不清醒下侵犯别人等都是可能的后果。
她又表示不少年青人节日因为闷而出去寻乐子,建议家长可以主动搞派对,或养成全家圣诞一起外游或出外庆祝的习惯,让子女安全渡过圣诞。
-
85岁华人名牧唐崇荣下周赴俄罗斯巡回布道 深入中亚挑战福音硬土
著名华人布道家唐崇荣牧师将于下周开启俄罗斯巡回布道之旅,以85岁高龄奔赴四城十场聚会。十场聚会中七场以华语主讲,三场采用英语宣讲并同步翻译成俄语及乌兹别克语,旨在突破语言壁垒触及更广群体。
-
更多青少年意识到社交媒体弊端 却难言"戒断"
虽然当代青少年不再热衷成为网红,但TikTok和YouTube已成为他们观察世界的"数字窗口"。皮尤研究中心最新调查显示,越来越多青少年认识到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但距离大规模远离这些平台仍为时尚早。
-
西方主导时代即将终结?亚洲领袖呼吁建立新型教会伙伴关系
在巴拿马举行的第三届"基督超越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COALA 3.0)全球大会上,马来西亚卫理公会荣休主教华勇博士发出强烈呼吁,敦促全球南方教会领袖承担全球宣教使命的领导责任,并建立不受西方神学主导或财务依赖的真正伙伴关系。
-
梵蒂冈历史首次 教宗方济各葬礼使用普通话祷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济各葬礼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话祷文创造了历史。作为耶稣会的一员,方济各似乎决心追随早期耶稣会传教士前往中国的脚步,并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
记者揭跨性别产业内幕:超人类主义、企业政治利益合作圈
一篇深度报道揭示,美国富商和企业在推动跨性别产业的背后,可能暗藏著一个更大的动力——推进超人类主义(transhumanism),以及无穷的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