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兹尔巴什(Qizilbash)是突厥语,意思是「红头J (头巾上有红色装饰)。它涵诱F钗h曾协助建立伊朗萨非王朝(西元1501-1722)善战的什叶派族群。此名称出自他们独特的头饰,这种头饰有十二个突出点,表示他们对「十二伊玛目派」 (什叶派主流)的忠诚。阿富汗的奇兹尔巴什人,是伊朗国王纳迪尔沙于1738年出征印度时,留守军人的后代。过去他们曾任政府机关的要职,今日则从事贸易或工匠。这些讲波斯语的什叶派穆斯林族群,是阿富汗社会中重要的一环,并在政治上富影响力。他们确切的人数很难估计,因他们为避免逊尼派穆斯林的迫害而采取双重宗教身分。这群族人中尚未听闻有信主者。(取材自前线差会) 什么是什叶派穆斯林 穆罕默德死后,前三位继承人(哈里发),是从众多穆斯林之中选出来的。第四位是穆罕默德的姪子兼女婿阿里,他在多年前娶了穆罕默德的女儿法提玛为妻。阿里在位时间短暂,于西元661年遭暗杀。什叶派认为有权管辖全球穆斯林的人应该是阿里以及包括他儿子,即穆罕默德的孙子胡笙在内的十一位后代子孙。胡笙于西元680年殉道而死。大多数什叶派信徒相信胡笙一脉相传至他的后代穆罕默德‧阿-马赫迪,谓之第十二位「正统受引导的伊玛目」。但在西元874年,他五岁时离奇失踪。据说直到西元941年,某些人仍可以联系到他。此后,什叶派对穆斯林世界统治者的盼望完全转向眼不能见的世界,在那儿有一位隐遁的属灵领袖,被称为「隐遁的伊玛目(领袖)」或「马赫迪(导师)」,他必再来。
祷告:
•以歌唱敬拜主。用诗篇七十二篇5-8、12-14节宣告耶稣主权至地极(思想阿富汗的贫穷与暴力)。
•愿主在寄兹尔巴什人的生活中开路,让基督徒能找到机会跟他们分享福音。
•在阿富汗信徒中兴起工人去服事奇苛兹尔巴什人。
•其母语福音资源极为缺乏。求神兴起语言学家,用达里语翻译圣经、文宣及录音带。
-
《重审基督》作者史特博新书拆解濒死个案 引证天堂存在
著名基督教作家的史特博(Lee Strobel)出版新书,以全新视角剖析濒死经历、神秘梦境等现象,作为不同宗教背景人士及基督教怀疑论者接触基督教信仰的一个窗口。
-
刘彤牧师证道中剖析基督徒的"玛利亚情结"与"马大困境"
刘彤牧师在证道中剖析教会中常见的两大信仰困境——"玛利亚情结"(过度追求属灵表象,轻忽实际行动)与"马大困境"(忙于事工却失去喜乐)。他强调,信徒应明白神的呼召、发掘圣灵恩赐,并在"热情与世界需要相遇"的地界上忠心服事。
-
皮尤研究:白人福音派仍是特朗普最坚定支持群体
皮尤研究周一(4月2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72%的白人福音派肯定特朗普的执政表现。皮尤宗教与公共生活项目研究员奇普·罗托洛指出,"白人福音派在各项议题的支持率上显著突出,该群体绝大多数认可现政府的施政方向。"
-
"5.1全球工作信仰日"洛桑及福音派联盟联合推出众多华人机构响应
洛桑及WEA推出的"全球工作信仰日"(GDFW)将于明日五一劳动节首次启动,在全球50多个城市同时举行,以祈祷和庆祝活动在职场中点燃信仰。
-
台湾牧师吴惠兰呼吁全球宣教更多包容女性、青年领袖及华语教会群体
在近日于巴拿马举行的COALA3.0(非洲、拉丁美洲与亚洲基督领袖会议)上,来自台湾的吴惠兰牧师作为全球宣教领导层中的年轻声音,为大会带来崭新视角。她呼吁全球宣教运动的未来需要更多包容女性、年轻一代及华语教会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