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使徒行傳》只有二十八章?而沒有第二十九章?因為這本未完的《使徒行傳》正等待著我們來譜寫!」在上週日「隨您朝夕與共的好友」的第二季講座中,黃彼得牧師以一個簡單的問題再起對年輕信徒發出了挑戰。
7月30日黃彼得牧師再次受邀在北雪梨靈糧堂介紹他所注的宣教叢書的第二本《使徒行傳簡明釋義》。主任牧師李守博牧師説這一系列的書籍講座旨在興起信徒對讀經和研經的興趣。
這套名為《認識基督教初期發展史》的宣教叢書共有8本,是近年來對黃彼得牧師的宣教佈道的收錄和彙編,其中的內容在1986年第一次通過新加坡廣播電台向中國大陸的聽眾廣播,而這次最新出版的版本則是對舊版的補充。
在當天的講座中,黃彼得牧師以該套叢書中的第二本《認識基督教初期發展史-使徒行傳講解》為重點,分別向眾信徒講解了在耶穌基督昇天後早期教會的發展歷程以及使徒保羅的改變和他的傳道歷程。在對早期教會的講解中,黃牧師反復的強調在早期教會中,聖靈的引領是極其重要的,並且是早期教會形成和擴展的根本原因。黃牧師説到「由於聖靈作用在門徒的身上,給了門徒以行神跡的能力;又靠著聖靈的帶領,使徒們得以去到不同的地方傳播福音,使耶穌基督的救恩臨到不同的民族甚至全人類」,今天的教會應該像早期的教會那樣,成為一個行動的教會。
接著黃牧師又説到了使徒保羅的改變以及他的傳道的艱辛歷程,從保羅的改變,黃牧師指出神所選定的每一個人都有他的目的,並且是十分具體的目的。之後黃牧師又詳細講解了使徒保羅的傳道歷程,其中所受的苦難和逼迫,告訴了大家在早期開拓教會的艱辛,也同時見證了只有通過主的帶領才能真正的將福音傳至他人,使別人真正的得到救恩。黃牧師舉例説到當使徒受逼迫被囚禁,他們仍舊堅持禱告和讚美神,這是一種將自己的生命和所有都託付給神的態度,而神一定會帶領我們走出苦難,使我們得到平安。
在最後黃牧師表示今天的教會不要只注意在「保羅思想」,而應更注重在「保羅中的基督思想」。他引用使徒行傳28章31節的話語,希望教會更要「放膽傳講神國的道」。同時他還指出,使徒行傳是新約聖經中一本有特殊意義的書,它本身並不是結束,也沒有結束,而是開始,是繼續;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與每一個教會、每一個信徒以及每一個傳道人同在,所以需要我們每一個教會、每一個信徒以及每一個傳道人去繼續神的歷史,將福音「傳遍地極」。
相關新聞:北雪梨靈糧堂帶領讀經潮 誠邀黃彼得牧師作講座
-
皮尤研究:白人福音派仍是特朗普最堅定支持羣體
皮尤研究週一(4月28日)發布的報告顯示,72%的白人福音派肯定特朗普的執政表現。皮尤宗教與公共生活項目研究員奇普·羅託洛指出,「白人福音派在各項議題的支持率上顯著突出,該羣體絕大多數認可現政府的施政方向。」
-
「5.1全球工作信仰日」洛桑及福音派聯盟聯合推出眾多華人機構響應
洛桑及WEA推出的「全球工作信仰日」(GDFW)將於明日五一勞動節首次啟動,在全球50多個城市同時舉行,以祈禱和慶祝活動在職場中點燃信仰。
-
台灣牧師吳惠蘭呼籲全球宣教更多包容女性、青年領袖及華語教會羣體
在近日於巴拿馬舉行的COALA3.0(非洲、拉丁美洲與亞洲基督領袖會議)上,來自台灣的吳惠蘭牧師作為全球宣教領導層中的年輕聲音,為大會帶來嶄新視角。她呼籲全球宣教運動的未來需要更多包容女性、年輕一代及華語教會羣體。
-
85歲華人名牧唐崇榮下週赴俄羅斯巡迴佈道 深入中亞挑戰福音硬土
著名華人佈道家唐崇榮牧師將於下週開啟俄羅斯巡迴佈道之旅,以85歲高齡奔赴四城十場聚會。十場聚會中七場以華語主講,三場採用英語宣講並同步翻譯成俄語及烏茲別克語,旨在突破語言壁壘觸及更廣羣體。
-
更多青少年意識到社交媒體弊端 卻難言「戒斷」
雖然當代青少年不再熱衷成為網紅,但TikTok和YouTube已成為他們觀察世界的「數字窗口」。皮尤研究中心最新調查顯示,越來越多青少年認識到社交媒體的負面影響,但距離大規模遠離這些平台仍為時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