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保守派基督教組織「基督教聯盟」(Christian Coalition)發佈2006年十大工作重點,重中之重是支持保守派大法官提名人進入最高法院。
為填補高院即將退休的大法官奧康納夫人的空缺,布殊總統今年10月底提名立場保守的現任第三巡迴上訴法院法官塞繆•阿利托(Samuel Alito)進入最高法院。國會有關這一任命的聽證預計將在本月舉行,而基督教聯盟正發起一項請願行動,支持阿利托順利就任大法官。
今年9月,由布殊提名的另一位強硬保守派約翰•羅伯茨通過參議院投票,正式接替9月3日病逝的倫奎斯特成爲高院首席大法官。此後,布殊一度提名白宮法律顧問哈蕊特•邁爾斯女士接替奧康納夫人,但由於缺乏司法背景及立場模糊招致強烈質疑,邁爾斯10月宣佈退出提名。
基督教聯盟主席羅伯特•寇斯表示:「我們在109屆國會第二會期内有很多工作要做。……2004年的選舉顯示美國正回歸傳統,不少人關注到愈來愈低落的道德價值觀,並且希望改變。」
而基督教聯盟列出的其他議題還包括:發動立法者支持基督教廣播公司、以法律保護具有免税資格的教會在佈道中評論政治、推動將一種疑為婦女帶來生命危險的墮胎葯撤出市場、保護軍牧依照自己的信仰禱告的權利等。
基督教聯盟成立於1989年,旨在以基督教保守派的觀點影響國會,從而保護傳統的家庭、生命及社會道德價值。在2004年的大選中,該組織曾向全美50個州派發了超過7千萬份選民手冊。
-
85歲華人名牧唐崇榮下週赴俄羅斯巡迴佈道 深入中亞挑戰福音硬土
著名華人佈道家唐崇榮牧師將於下週開啟俄羅斯巡迴佈道之旅,以85歲高齡奔赴四城十場聚會。十場聚會中七場以華語主講,三場採用英語宣講並同步翻譯成俄語及烏茲別克語,旨在突破語言壁壘觸及更廣羣體。
-
更多青少年意識到社交媒體弊端 卻難言「戒斷」
雖然當代青少年不再熱衷成為網紅,但TikTok和YouTube已成為他們觀察世界的「數字窗口」。皮尤研究中心最新調查顯示,越來越多青少年認識到社交媒體的負面影響,但距離大規模遠離這些平台仍為時尚早。
-
西方主導時代即將終結?亞洲領袖呼籲建立新型教會夥伴關系
在巴拿馬舉行的第三屆「基督超越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COALA 3.0)全球大會上,馬來西亞衞理公會榮休主教華勇博士發出強烈呼籲,敦促全球南方教會領袖承擔全球宣教使命的領導責任,並建立不受西方神學主導或財務依賴的真正夥伴關系。
-
梵蒂岡歷史首次 教宗方濟各葬禮使用普通話禱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濟各葬禮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話禱文創造了歷史。作為耶穌會的一員,方濟各似乎決心追隨早期耶穌會傳教士前往中國的腳步,並希望改善與中國的關系。
-
記者揭跨性別產業內幕:超人類主義、企業政治利益合作圈
一篇深度報道揭示,美國富商和企業在推動跨性別產業的背後,可能暗藏著一個更大的動力——推進超人類主義(transhumanism),以及無窮的經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