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心田翻土 找出"渴慕神"的三大阻拦

刘彤牧师主讲"竭力进入神的丰盛"广东话退修会信息一
生命河灵粮堂广东话牧区的退修会"竭力进入神的丰盛"于15-17日完满举行。本堂主任刘彤牧师以广东话主讲信息,入营第一晚即以"重新来渴慕神"为题带领会众来为心田翻土,除去各种阻拦自己渴慕神的东西,准备更深地经历神。

刘彤牧师以诗篇42章大卫所写的诗,来帮助会众聆听自己灵魂深处所发出的呼求。大卫以"如鹿切慕溪水"来描述他心中对神的渴慕。在大自然里面,水源是鹿维持生命的必需品,无论路有多远、有多危险,鹿一定要走到水边喝水。这代表说,对神的渴慕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维持属灵生命必需的、正常不过的。刘牧师挑战处于属灵资源丰富中的北美弟兄姊妹,多少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满足了,不需要再追求了;反观在中国大陆的一些教会,设备差、牧者又少,可是每次聚会信徒们都是舍不得离开的。刘牧师促弟兄姊妹要恢复这颗宝贵的渴慕神的心。

刘牧师又说,神常有丰盛的恩典为我们预备,神里面有人生命中一切的答案,但人却不相信,就不去寻求神,反而在自己的有限里面企图寻找方法。圣经记载耶稣的母亲玛利亚在迦拿的宴席中发现没有酒了,就立刻著人去找耶稣,这是因为她确信"耶稣有答案",结果奇迹就发生了。由此可见,有限的人虽然不能知道神的答案或者方法,但是有渴慕的心就是领受神的丰盛、经历神迹的第一步。

渴慕的阻拦一:渴慕的对象错误

既然渴慕的心是这么重要,究竟有什么是阻拦我们渴慕神的呢?第一是渴慕的对象错误了。在诗篇42篇2节中,可注意到大卫渴慕的对象就是神自己,并没有别的。刘牧师著弟兄姊妹小心查看自己信仰的动机。刘牧师说,西方人接受宗教信仰是看合理或不合理,东方人则比较关心"灵或不灵"。很多时候基督徒期待的可能并不是神自己,特别是遇到危机的时候,基督徒期待的只是得到神的帮助,但是问题解决之后又回到自己的生活中,远离神了。可是,回到圣经,基督教信仰的根本是什么呢?神愿意与我们建立关系,信仰是一种与神的关系。

如果我们只是从"灵或不灵"的角度去信仰的话,就很容易会错失神。旧约中的摩西很想去拯救自己的百姓,神却派他到旷野牧羊40年,连之前在埃及王宫的日子,神整整用了80年的时间来锻炼他去做他该要做的事情。神是有祂自己的工作时间表的,在人看来,祂好像是在耽延;但其实神所看重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中我们与祂建立的关系。刘牧师说,"我们用心去解决事情,但神却是用事情去操练我们的心。"神希望让我们与祂亲近,我们要求神帮助我们的眼目看到神自己。

渴慕的阻拦二:患难

诗篇42篇3节"我昼夜以眼泪当饮食,人不住地对我说、你的神在那里呢。"刘牧师接下来指出,若基督徒没有对患难正确的看法,也可能因为患难而失去对神渴慕的心。施洗约翰曾经亲自为耶稣在约旦河受洗,他清楚知道耶稣就是神的儿子,然而在施洗约翰被判下监,处在患难中的时候,他的信心就被摇动了,竟差自己的门徒去问耶稣是否就是那位他们所等待的弥赛亚。然而耶稣回答说"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马太福音11章6节)

"为什么有人会因为耶稣而跌倒呢?当神的工作与你所期待的不同、当神没有跟著你的心意去工作的时候,你可能就会跌倒了。"刘牧师解释这话的意思。"很多基督徒有错误的观念,以为受苦是等于神惩罚你,相反,享受的时候就是神祝福你。"刘牧师否定这种观点说,"不一定的!神特别要在我们受苦当中认识祂的真实。"

就如但以理书所记载的三位少年,面对尼布甲尼撒王的威胁,他们也不肯向偶像下拜,深信神能将他们从烈火中救出来,即或不然,他们宁可死也不肯敬拜偶像。结果,人们在烈火中看到了第四个人的脸,原来神在苦难中仍然与他的仆人同在,使他们不必遭害。刘牧师再次强调,神要我们经历患难是教我们认识祂的真实,因此我们绝对不要逃避患难,也不要惧怕。

仇敌常常在患难中攻击我们,让我们以为自己被丢弃了。对此,刘牧师请大家记住两件事情。第一、仇敌永远没有办法阻拦神去爱我们。因为我们是永远属于神的,而且神爱我们到底。按照使徒保罗的话说,没有任何东西能叫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第二、仇敌永远没有办法阻挡神去听我们祷告。神和我们之间有"热线"相连,有著不能断绝的关系,无论我们的声音有多微弱,神总是在垂听我们的呼求。

渴慕的阻拦三:从前的经历

诗篇42篇4节"我从前与众人同往、用欢呼称赞的声音、领他们到神的殿里、大家守节,我追想这些事、我的心极其悲伤。"人很多时候倾向怀念过去的光景,总觉得现在不如过去,这种想法也是阻拦我们渴慕神的。

"如果你的眼目只是看著神过去所做的事情,你就会错过神在今天要做的工作。不要看过去,要看神今天要做的新事!"刘牧师鼓励大家。旧约记载有关大卫想将约柜接过来的例子,正好说明这一点。大卫吩咐人准备好新的牛车要把约柜接过来,结果中途发生了意外,有人用手扶约柜的时候,却被神击杀了。大卫因为失败就灰心了,心中害怕,不敢再去取约柜。后来他才发现只有祭司才可以把约柜带回来的。所以,千万不要被过去的失败阻拦,总要来到神面前寻求祂的方法,而不是人的方法,神是有丰盛的恩典为我们预备的。

神在不同的时代要做不同的工作,这一点是非常明显的。对于美国政局及社会所发生的巨大转变,刘牧师也是从这个角度去看待。

"随著奥巴马上台,代表著今天的美国已经跟以前不一样了。很多人批评说『真的不如过去了』,但这对我们来说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神给我们一个新的美国,神要做新的工作,教会也要起来做新的工作!"刘牧师说。

诗篇42篇5节"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神,因他笑脸帮助我、我还要称赞他。"刘牧师解释,"笑脸帮助我"的意思是:神是很乐意并且有能力帮助我们的。每天祂都在我们生命中施恩典,只等我们自己重新来向祂敞开。

从石心换上肉心 重新来渴慕

第一晚信息最令弟兄姊妹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以西结书36章26节的经文"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又从你们的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你们肉心。"石心是指即使听了神的话也无法顺从的心,而肉心即是愿意顺服神的话的心。

刘牧师解释说,石心好比一座石头山,即使有雨水石头也无法吸水,于是没有任何的树木能够从那里长出来。究竟今日我们是带著怎样的一块心土来到神的面前呢?神为每个人准备的是同样丰富的恩典,可是刚硬的石头心是接受不了的;唯有软弱的心土得到雨水的滋润,才能够长出茂盛的树木来。

刘牧师坦言,很多基督徒的信仰里面存在著严重的自我矛盾。对于耶稣说"凡靠著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不肯相信真的"凡事都能作";对于耶稣说"谁若离了我,就不能作什么"也不肯相信,觉得总可以靠著自己做点什么。

"究竟我们基督徒做什么呢?我们应该有这种想法:若不是竭力追求神,我们就是远离神了。"刘牧师指出了信仰里面所必须具备的决心和绝对性,不可不冷不热。

刘牧师特别关注到一些自认为"老基督徒"的弟兄姊妹们的属灵光景,不再对神有伟大的期待,也不再期待神在自己身上做伟大的工作,这些想法都是要被破碎的,因为神的工作永远是超过我们所想所求的。

最后,刘牧师鼓励会众,求神赐下一颗肉心、一颗新心。会众们都慢慢打开心,来到台前跪下来敬拜和祷告,全场有圣灵自由地运行。

请点击:
生命河广东话退修会"竭力进入神的丰盛"精彩图辑

相关新闻:
生命河灵粮堂广东话牧区退修会完满结束(2010.01.18)
生命河广东话退修会"竭力进入神的丰盛"本周末举行(2010.01.15)
  • 十年体悟:一位牧师从规律运动中构建的

    十年体悟:一位牧师从规律运动中构建的"运动神学"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屏幕主导的时代,久坐不动是常态。大卫·马西斯牧师(兼作家)经过十年规律运动与灵性默想,开创性地提出"运动神学"——基督教的运动观。其新著A Little Theology of Exercise(中文暂译《运动神学简论》)将圣经智慧与现代运动科学相融合,为基督徒提供了一套身心合一的健康实践指南。

  • 新基因工程技术诞"三人DNA婴儿"用人类胚胎实验引伦理争议

    近日一项基因工程技术的新突破引起了科学家和基督教伦理方面的的担忧。英国使用三人的DNA创造婴儿以预防致命的遗传性疾病,据悉过去五年内已有8名"三人DNA宝宝"出生——除父母DNA外,这些婴儿身上还会有0.02%来自另一位女性的遗传物质。

  • 可持续宣教研讨会:"关系优先"成21世纪新模式

    "2025可持续宣教研讨会"7月19日在香港揭幕。香港差传联会罗兆麟牧师指出华人教会半世纪宣教迷思:追求数字、各自为政,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他疾呼"关系"才是永续关键,强调大使命需以整全福音重建人神连结,翻转传统量化思维。

  • 全球华人宣教会议线上举行 聚焦21世纪门训与契机

    第五届全球华人宣教网络会议于2025年7月6至12日举行,今年以"华人教会的门训与契机"为主题,涵盖儿童与青少年事工、长者、圣经研读、保罗书信、启示录及现代科技(如AI)等多个面向。会议由马来西亚圣经神学院海外校友会所设立的"信望爱宣教动员中心"主办,为自2021年以来连续第五届举办的全球华人网络宣教会议。

  • 被禁普林斯顿大学女子田径赛 跨性别运动员兴讼

    一名自认为女性的男性运动员,因被取消女子田径赛的参赛机会,现正向普林斯顿大学及相关体育官员提出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