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卡短宣後感言---「預備自己成為復興的器皿」

【讀者投稿】主耶穌基督的勇士精兵們,要進入禾場,在宣教的工場上與主同負一軛,體會主的心腸是何等的急迫。主的心意「不願一人沉淪,願萬人得救」。要立定心志為主來贏得失喪的靈魂,因為萬物在勞苦嘆息,等後神的眾子被興起。神要呼召祂的兒女起來,站位置、走道路,並撒下聯結的網, 一起張網、撒網、補魚,共享收割的喜樂。

俗話説:「養兵千日, 用在一時」。神國的勇士精兵們平日所學習的,屬靈的累積,一旦在宣教工場上,主要用時,就要傾倒自己,與聖靈緊密的配搭。當神親自出來做工時,我們的靈要敏鋭,要跟上神的腳步。我們信心的肌肉要在戰場上接受檢驗、锻練,方能在戰場上爭戰得勝。

這次北卡的宣教之行,基甸團隊看到神的心意,幾十位回應聖靈號角聲的基甸勇士 (有請假放下手邊的工作的,摆上時間金錢的;有坐飛機的,也有開車的),從各地 (加州、佛州、紐約…),聚集於北卡配搭成為主能使用的團隊,活出 「真、新、信、愛、一 、同 、動 」的基甸精兵精神。這次我們團隊緊密的合作與互動,在五場的聚會中,無論是在 (信息、敬拜、代禱、分享、錄影、音控…) 的服事。

每一個人都找到服事的崗位,盡全心的獻上自己的那一份,如「四活物」般榮耀配搭的團隊,討主的喜悦,為這次佈道會全然獻上。 主也使用我們的摆下,降下聖靈的春雨、恩雨,在 敬拜當中,聽道當中,禱告的服事當中,帶領被主的愛充滿,泪水不斷。神的靈在弟兄姊妹與慕道的朋友心中做了感動、安慰、醫治、鼓勵、建造的工作。聖靈的水流從羔羊的寶座,如同一道江河般地在聚會中湧流,神的榮耀裂天而降,滋潤了乾渴的心靈。對北卡當地的居民帶來很大的震撼、衝擊與迴響。他們非常地希望當地常有這樣充滿神榮耀的同在、聖靈可以自由運行作工的聚會。

在紐約每個星期六的早晨,基甸團隊有 [琴與爐] 的禱告敬拜聚會。用敬拜來向仇敵誇勝,討主的喜悦。在敬拜當中我們渴慕經歷被神更深的觸摸,聖靈的澆灌與充滿,並經歷聖靈中的糾正,使我們的心再一次的調對焦距,對準神的心意,並學習獻上自己當做活祭,乃是理所當然的本位事奉,討神的喜悦,並領受神的差遣。

記得在琴與爐敬拜時,我們在唱獻上自己為祭時,主的靈特別的感動,(恢復大衞倒塌的帳幕,重修毀壞的祭壇,釋放被擄的靈魂) 神話語的光明亮起來,用這一段話來鼓勵,激勵我們的獻上。當我們願意 [向天撒種 ] ,用敬拜、禱告來貼近神,滿足神的心意時,神就會差遣天使、天軍為我們效力,使神的兒女上真實的經歷屬靈的大豐收。神要裝備我們成為屬靈收割的器皿,為復興來預備主的道路,迎接主的再來。

預備主的道路,修直主的道路,成為我們心中的吶喊。我們是被揀選的族類、君尊的祭司、聖潔國度的子民,要憑信心來宣告,支取神話語的應许,懇求神在我們的生命裡來掌權。透過認罪悔改使仇敵在我們的身上沒有著力點;「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公義的必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的不義」。

預備自己的心成為柔軟降伏,謙卑捨己的心田,更深的來經歷十字架的破碎,好讓「十字架的大能」落實在我們的生命裡。「當兵的不將事務纏身;要脱落一切纏累我們的罪)」。自潔將帶來個人的復興,求神修直我們生命中崎嶇的路徑,填平我們生命中的窪地,剷除我們生命中的高山幽谷,願神更新的火在我們的生命裡不斷的燃燒。並求神培養我們一個「愛神所愛 , 恨神所恨」的精兵品格。

要裝備自己,好在主要用時,我們是預備好的,是可用的材料器皿,在奔跑天路的同時 ,愛我們的主給我們很多開啟天門的金鑰匙——神的靈、神的話,十字架的生命的對付,內在生活的操練,讚美敬拜進入神的榮耀同在,不住禱告的與主連結,為主作見證….。所以每個精兵勇士一定要擁有幾把金鑰匙,成為朝見神,與天連結的路徑,成為我們生命中的「天梯」,與神相會的通道,進入神的同在,在神的榮耀中被神來雕塑。

願陶匠施恩的手在我們的身上作奇妙更新塑造的工作,拆毀、拔出、 重建、提升、醫治、釋放,使我們的生命可以汰舊換新, 脱胎換骨,極力的脱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使心意更新而變化,脱去舊人,穿上新人,有主的生命,盼能活出「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着」新生的樣式( 加2:20 ) 。這成為基甸勇士奔跑天路的標竿。願我們每一個神的兒女都成為神在末世可使用的貴重的器皿、收割的農夫、撒網的漁夫。更因被神的愛火所點燃,願意委身基督,在神永恆的國度裡與主同行, 進入爭戰得勝的行列。

作者:基甸勇士裝備中心 黃洪寶慧師母
  • 十年體悟:一位牧師從規律運動中構建的「運動神學」

    十年體悟:一位牧師從規律運動中構建的「運動神學」

    現代人生活在一個屏幕主導的時代,久坐不動是常態。大衞·馬西斯牧師(兼作家)經過十年規律運動與靈性默想,開創性地提出「運動神學」——基督教的運動觀。其新著A Little Theology of Exercise(中文暫譯《運動神學簡論》)將聖經智慧與現代運動科學相融合,為基督徒提供了一套身心合一的健康實踐指南。

  • 新基因工程技術誕「三人DNA嬰兒」用人類胚胎實驗引倫理爭議

    近日一項基因工程技術的新突破引起了科學家和基督教倫理方面的的擔憂。英國使用三人的DNA創造嬰兒以預防致命的遺傳性疾病,據悉過去五年內已有8名「三人DNA寶寶」出生——除父母DNA外,這些嬰兒身上還會有0.02%來自另一位女性的遺傳物質。

  • 可持續宣教研討會:「關係優先」成21世紀新模式

    「2025可持續宣教研討會」7月19日在香港揭幕。香港差傳聯會羅兆麟牧師指出華人教會半世紀宣教迷思:追求數字、各自為政,形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他疾呼「關係」才是永續關鍵,強調大使命需以整全福音重建人神連結,翻轉傳統量化思維。

  • 全球華人宣教會議綫上舉行 聚焦21世紀門訓與契機

    第五屆全球華人宣教網絡會議於2025年7月6至12日舉行,今年以「華人教會的門訓與契機」為主題,涵蓋兒童與青少年事工、長者、聖經研讀、保羅書信、啟示錄及現代科技(如AI)等多個面向。會議由馬來西亞聖經神學院海外校友會所設立的「信望愛宣教動員中心」主辦,為自2021年以來連續第五屆舉辦的全球華人網絡宣教會議。

  • 被禁普林斯頓大學女子田徑賽 跨性別運動員興訟

    一名自認為女性的男性運動員,因被取消女子田徑賽的參賽機會,現正向普林斯頓大學及相關體育官員提出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