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社会科学年会"北京召开 半数宗教群众关注社会公义话题

1
1

"全球政治中的宗教暨第12届宗教社会科学年会"17至1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会上发布的《2015年中国宗教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五大宗教信仰中半数信教群众关注社会公正话题。

据报导,本届年会围绕"全球政治中的宗教"这一主题,共进行了欧洲宗教的变迁、宗教极端主义的全球应对、宗教与法律、宗教慈善研究、中国宗教场所调查、本土宗教中的发展、中国的政教关系、宗教与外交、中国宗教数据与调查、地区宗教发展研究等27个分论题的研讨,包括何光沪、魏德东、李向平、刘澎等90多位学者、博士以及硕士研究生出席会议并发表论文。

学者魏德东在其个人博客介绍,会议公布的中国宗教调查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NSRC)联合设计、组织、实施、以宗教为主题的大型连续性社会调查项目,是首个严格按照社会调查的国际标准和概率抽样原则执行,具有全国代表性,从个人、组织、区域多个层次全面反映我国宗教状况与发展趋势的连续性学术性社会调查项目,旨在记录并解释中国宗教的现状与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钟智锋报告的一些数据和要点:

1、在社会服务方面,五大宗教均有投入,主要包括设立养老院或老人院、、孤儿院、心理辅导室、医院或诊所、慈善基金等社会服务机构或项目。

2、在讲经、讲道中经常提及的话题主要有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社会慈善、教育问题、本教发展以及宗教政策等方面问题。

3、绝大多数的一般信徒都非常关心社会公正的这一个话题,宗教场所的负责人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员非常同意教职人员能就争议话题公开发表声明。

4、超过半数以上的人希望将宗教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5、在"政教分离"政策是否符合中国的国情这一话题上,44.6%的人表示符合(同意),13.2%的人表示一般符合,7.2%的人表示有点不符合,19.7%表示非常不符合,15.3%表示不确定。

此外,会议还邀请了英国埃塞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社会学荣休教授格雷斯·戴维(Grace Davie)就"欧洲宗教的变迁"这一主题进行演讲。

  • 研究发现读圣经比运动更有益身心健康

    研究发现读圣经比运动更有益身心健康

    美国圣经协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简称ABS)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相较于运动、冥想或与朋友相处,阅读圣经在减轻压力、缓解焦虑和孤独感、提升希望感等方面更具成效,是一种更有效的自我关怀方式。

  • 美国教会借匹克球运动拓展社区与福音事工

    匹克球(Pickleball)已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运动,如今约有近2000万人参与。而如今,教会也开始利用这项热门运动建立社区关系,甚至拓展福音工作。

  • 唐崇荣牧师发文悼念:约翰·麦克阿瑟安息主怀,享年86岁

    "如果你还不认识约翰·麦克阿瑟,那你可能尚未意识到他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多么巨大的贡献。他留给世界的是一个满载讲道与写作的属灵遗产。"印尼布道家、STEMI国际事工创办人唐崇荣牧师说。

  • 专访华人护教学者骆德恩博士 为辩明真理寻索"不信的理由"

    华人护教学学者骆德恩博士( Dr Andrew Ter Ern Loke)新出版英文新书《The Biggest Questions of Existence》,以谨严的学术思维、深入浅出的文字,将多年来刨根究问的难题逐一解答。《基督日报〉访谈骆博士, 对他为何投身护教学、护教方法以及他的文化护教使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约翰·派博:关于全球宣教与狭隘的民族主义

    "9·11"事件之后,这个世界更需要被提醒:美国人并非等同于基督徒。我们"首先不是美国人、加拿大人、英国人、俄罗斯人,或尼日利亚人。在每一个国家,我们都是寄居者。我真想站在高楼顶上,对所有民族主义倾向者大喊:『在每个国家里,我们都是寄居者!』"寄居者,意思是"在美国,我也是一个异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