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36個基督教團體承諾:根據聖經與科學闡述性別、婚姻與兒童權利

church
church

挪威的羅馬天主教近日與浸信會、五旬節運動及自由路德宗共同發起,努力澄清基督教在婚姻、「性別多元」和兒童權利方面的立場。

目前,神學上偏向自由派的挪威路德教會(Den Norske Kirke)仍是大多數、名義上的主要宗教,該教會已開始為同性伴侶舉行婚禮,並在連續政府推動的法律下納入LGBTQI神學及性別多樣性政策。

相對而言,持有傳統婚姻和性別觀點的基督教組織(如行動動員、學生運動Laget和挪威路德宗使命)近期聯合教會團體,共同宣示一項立場,這一立場是「基於我們對聖經作為上帝之話的信仰、對生物現實的認識,以及對兒童人權的尊重」。

基督教教義與生物學

這份簡明的文件(點這裡可以下載)強調了聖經教導的核心觀點:「神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造男造女」婚姻被視為一個神聖的制度,是「結合一男一女的關係」。文件指出,在這種結合之外的性行為,與聖經的創造神學及耶穌的倫理教導相違背。

生物學上確認「只有兩種生物性別」,這一點在「受精時就已確定」。因此,「性別是一個主觀範疇,性別和性取向可以根據感覺或偏好自由選擇的觀念,缺乏生物和科學的基礎」。

保護兒童免受有害觀唸的影響

這些基督教組織表示,教導兒童「可能生錯身體」或「性別是'流動的'」的觀念非常有問題,因為這可能導致「困惑、不安全感和不良的生活選擇」。

文件還提到代孕的相關辯論,指出「成年人並無權利擁有孩子」,強調「母親、父親及更廣泛的家庭在孩子的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儘管如此,簽署者澄清:「無論孩子的受孕方式如何,他們都是同樣珍貴、同樣被上帝所愛的。」

邀請進行尊重的辯論

這些組織和教會表示:「我們希望以尊重和友好的方式對待所有人--'唯用愛心説誠實話'(以弗所書 4:15)。但即使面對政治壓力或社會潮流,我們也不會妥協於聖經真理。」

他們呼籲對於婚姻、性別和兒童權利持不同看法的人,仍能「以尊重和友好相遇」。他們補充道:「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拒絕一切形式的欺凌、排斥、操縱、脅迫、騷擾和仇恨。」

世俗社會中的政府壓力

簽署該文件的基督徒們希望挪威能夠繼續成為「一個民主、多元、開放的社會」,在這裡有空間讓各種信仰以相互尊重為特徵的多樣性存在。人權如「言論和良知自由以及宗教自由」是至關重要的。

簽署者特別針對政治權力發表看法。他們認為,公共當局和政府機構若試圖施壓公民和組織適應性別、性取向及婚姻的「酷兒理論」,便是超越了他們的授權和權力。「政府這樣的行為侵犯了宗教自由和良知自由,並影響了父母的權利。」

挪威政府的平等部長Lubna Jaffery對此聲明表示,一些觀點令人震驚。據CNE News及報紙Vart Land報導,她暗示「酷兒基督徒」在這些組織中可能不會感到特別受歡迎,並聲稱挪威社會已經超越了這類辯論。

至此,支持挪威「性別和性取向多樣性」聯合基督教宣言的教會宗派和組織名單已經公佈。(資料來源:Evagelical Focus)

  • 美國人對牧師的信任持續下降,僅三成認為牧師誠實守信

    美國人對牧師的信任持續下降,僅三成認為牧師誠實守信

    根據蓋洛普最新調查,美國人對牧師的信任度再創新低,僅有30%的美國成年人認為牧師擁有非常高的誠實和道德標準。儘管如此,牧師仍然位列23個受調查職業的前半段,排名第10。護士(79%)、小學教師(61%)是美國人高度評價的職業;電視記者、國會議員及說客被認為是誠實和道德標準最低的職業。

  • 美國最高法院因國家安全問題裁定支持TikTok禁令

    美國最高法院於1月17日已裁定支持TikTok在美禁令。這意味著社羣媒體平台TikTok敗訴,從本週日(1月19日)起,TikTok的應用軟件將在美國下架。

  • 讀書推薦:基督徒父母必讀的《在孩子成為青少年之前,我希望知道的事》

    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許多父母發現,與孩子的關系和溝通方式變得更加復雜。加里·查普曼博士(Dr. Gary Chapman)的《在孩子成為青少年之前,我希望知道的事》(Things I wish I’d Known Before My Child Became a Teenager)為基督徒父母提供了一份寶貴的指南,幫助他們以愛心和智慧引導孩子走過這一階段。

  • 2025年值得背誦的12節勉勵經文

    新年的開始常讓人反思內心,並尋找能幫助自己保持自律或實現目標的方式。與其只關注個人目標和規劃,何不試著將目光轉向神早已為我們提供的寶貴工具——聖經,用它來引導我們前行?與其牢記那些可能被遺忘的新年計劃,不如記住12節聖經經文,每個月背誦一節,作為2025年的屬靈指南。

  • 和睦事工案例分享:職場疲倦者如何在信仰中尋求力量與平衡

    在現代職場中,繁忙的工作節奏和復雜的人際關系常讓人倍感壓力。近期在「愛與衝突和睦事工」的《和睦下午茶》節目中,一位參與者以「疲倦的人」署名,傾訴了她的職場經歷:高強度工作、缺乏認可、不公平待遇,以及如何在信仰中尋求力量與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