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湾区研经培灵大会三藩市最后一晚的讲道中,戴继宗牧师改变原定讲题,讲解了新约《腓立比书》1章,关于兴旺福音的主题。
以下为讲道要点:
一、同心合意 兴旺福音(《腓》1:5)
使徒保罗提醒信徒,要持守福音,首先就要同心合意。并且不仅是教会要同心合意,在宣教工场也需要同心合意,合而为一。
戴牧师分享,他在华人教会侍奉了30多年,听说过太多分裂的事,有些分歧是因对信仰有不同的认识,也有小的问题,比如唱诗是要用诗歌本还是投影仪。但是分裂的话,主的名会受到亏损。
很多宣教士离开宣教工场,他们离开的原因,不是因为遇到多么大的艰难。排在前两个的原因,一是家庭,比如孩子教育问题,赡养老人的问题。二是与同工之间的关系。很多宣教士说,我们爱我所事奉的当地的百姓,但是我就是受不了我的同工。
同工之间有误解的话,不能专心在神的呼召上,而是把焦点放在了同工之间的冲突上,甚至说没有心情传福音。
保罗强调,若想要兴旺,要彼此在爱中接纳,原谅,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二为一的心。合一是如此重要,耶稣基督在最后的祷告中,也多次提到合一,"圣父啊,求你因你所赐给我的名保守他们,叫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一样。"(《约》17:11)
二、辨明证实兴旺福音(《腓》1:7)
当今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时代,出现诸多对真理的挑战,若要兴旺福音,需要辨明证实的过程。戴牧师总结以下几点后现代主义对基督教信仰的挑战:
1,没有绝对的真理。这是对信仰是很大的考验。真理变得相对化,耶稣不再是唯一的拯救,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2,信仰变成非常个人的事。很多人说,"你信可以,但是请留在你的私人领域,不要把你的个人信仰带到学校和工作场合。"
3,道德标准是个人的。包容每个人的道德标准,我尊重你的标准,你也尊重我的;我不强迫你遵守我的道德标准,你也不要强迫我遵守你的。这也成为同性恋者的自辩说辞。
4,信仰成为享受主义。这样的信仰只为今生,不思永生。
5,宗教消费化。很多人信仰是带著消费者的心态,如果这个宗教能够满足我的话,就留在这里,如果不能满足我的话,就去另外的宗教或教会。愿意真正委身的信徒不是那么多。
6,救恩德化。以人的聪明努力赚取救恩。
戴牧师指出,这一切导致了教会边缘化,这就是当今美国的光景。
他还提出,辨明证实福音很必要,但不是带著傲慢的态度,应该带著温柔、谦卑的心。
戴牧师最后讲道两点:为了兴旺福音,可以借助不同的方法传福音,带著保罗一样宽广的心,为基督被传开了而欢喜(参《腓》1:18);基督徒行事为人要与基督的福音相称,因信仰不仅仅关乎灵魂得救,也关乎生命的改变(《腓》1:27)。
-
十年体悟:一位牧师从规律运动中构建的"运动神学"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屏幕主导的时代,久坐不动是常态。大卫·马西斯牧师(兼作家)经过十年规律运动与灵性默想,开创性地提出"运动神学"——基督教的运动观。其新著A Little Theology of Exercise(中文暂译《运动神学简论》)将圣经智慧与现代运动科学相融合,为基督徒提供了一套身心合一的健康实践指南。
-
新基因工程技术诞"三人DNA婴儿"用人类胚胎实验引伦理争议
近日一项基因工程技术的新突破引起了科学家和基督教伦理方面的的担忧。英国使用三人的DNA创造婴儿以预防致命的遗传性疾病,据悉过去五年内已有8名"三人DNA宝宝"出生——除父母DNA外,这些婴儿身上还会有0.02%来自另一位女性的遗传物质。
-
可持续宣教研讨会:"关系优先"成21世纪新模式
"2025可持续宣教研讨会"7月19日在香港揭幕。香港差传联会罗兆麟牧师指出华人教会半世纪宣教迷思:追求数字、各自为政,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他疾呼"关系"才是永续关键,强调大使命需以整全福音重建人神连结,翻转传统量化思维。
-
全球华人宣教会议线上举行 聚焦21世纪门训与契机
第五届全球华人宣教网络会议于2025年7月6至12日举行,今年以"华人教会的门训与契机"为主题,涵盖儿童与青少年事工、长者、圣经研读、保罗书信、启示录及现代科技(如AI)等多个面向。会议由马来西亚圣经神学院海外校友会所设立的"信望爱宣教动员中心"主办,为自2021年以来连续第五届举办的全球华人网络宣教会议。
-
被禁普林斯顿大学女子田径赛 跨性别运动员兴讼
一名自认为女性的男性运动员,因被取消女子田径赛的参赛机会,现正向普林斯顿大学及相关体育官员提出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