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設在法國巴黎的「無國界記者」組織,1月6日向美國政府和國會發出保護互聯網自由的六項建議,望其阻止美國高科技公司協助中國等國家鉗制網上言論自由空間的舉動。
「無國界記者」提出的建議包括:不允许美國公司在壓制性國家安裝電子郵件伺服器;不允许在向壓制性國家提供的搜索引擎上配備過濾器;不允许在壓制性國家安裝供客户使用的伺服器;不允许美國公司向壓制性國家提供互聯網審查技術、或銷售的技術必須不包含對特定關鍵詞的過濾;美國公司在向壓制性國家銷售互聯網監控技術或設備之前,必須獲得美國商務部的批准;美國公司在任何壓制性國家進行互聯網監控培訓前,必須獲得美國商務部的批准。
在這份建議中,「無國界記者」同時舉出引起他們特別關注的幾個例子,其中包括雅虎公司從2002年開始與中國政府合作,根據中國政府提供的一份「黑名單」,在其搜索引擎中過濾相應資訊;微軟公司在其MSN網誌中文版上安裝過濾器,用户不得查找有關「民主」、「中國人權」、「資本主義」的内容;Google在其中文版新聞頁面上撤除了當局所監控的新聞來源;思科公司為中國警方特別製作便於監聽電子通訊的器材,並涉嫌培訓中國工程師使用他們提供的技術進行網絡監控。
「無國界記者」表示,他們相信這些行動破壞了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第19條關於表達自由權的規定:「(《世界人權宣言》)於聯合國成立時發佈,並應該適用於每一個人,包括商業公司。」
但「無國界記者」從2002年起向這些公司發出的信件無一得到回復,去年11月7日,他們又聯合了25個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及瑞士的社會投資基金組織,在紐約呼籲這些公司停止協助專制當局壓制人權的行爲。不過,除了Google之外,至今沒有一間公司願意就此問題展開對話。
「無國界記者」因而向美國國會議員和國務院發出呼籲,敦促國會議員正式要求互聯網公司在一定期限之前達成保護人民表達自由的行業規範,否則便採取進一步行動,透過立法來保證這些美國公司在境外仍然尊重人類的自由表達權。
中國對互聯網的信息管制在2005年引起了強烈的國際關注。聯合國在05年的「信仰自由人權報告」中批評説,中國當局濾網絡信息的「金盾工程」實為剝奪人民言論自由的工具,而這一工程的進行則有賴於衆多西方互聯網公司的技術支持。挪威獨立宗教自由監察機構Forum 18同期所做的調查也顯示,大量基督教網站在中國大陸的使用受到了限制。
由於所提到的公司總部都在美國,「無國界記者」表示他們的建議主要是針對美國政府和國會。但他們也同時將此建議發給歐盟官員,以及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的秘書長,因爲這些問題與「所有的民主國家」都有關。
該建議英文全文可在這裡瀏覽。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