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温哥華聖道堂34週年培靈會在上週五晚上舉行,由美國神學院院長劉富理牧師講解約書亞記5章13-15節,題目為「遇見耶和華軍隊的元帥」。這三節經文經過劉牧師説明和以故事講解,帶出清晰地信息,成爲眾信徒的豐富靈糧。在聖道堂慶之際,劉牧師鼓勵信徒要「遇見耶和華軍隊的元帥」的姿態生活,脱下舊我,重整與神生命的關係,同心合意踏入第35年。
約書亞記5章13-15節經文:約書亞靠近耶利哥的時候,舉目觀看,不料,有一個人手裡有拔出來的刀,對面站立。約書亞到他那裡,問他説:你是幫助我們呢,是幫助我們敵人呢﹖ 他回答説:不是的,我來是要作耶和華軍隊的元帥。約書亞就俯伏在地下拜,説:我主有什麼話吩咐僕人。耶和華軍隊的元帥對約書亞説:把你腳上的鞋脱下來,因為你所站的地方是聖的。約書亞就照著行了。
劉牧師首先回顧約書亞在這之前,帶領以色列人過了約旦河,他們再次經歷神的大作為,進入了迦南地,他們守了逾越節,但現在約書亞面對的是耶利哥城。他説,這個轉折也是每個基督徒和教會都常常經歷的。我們有沒有過約旦河的經歷?我們有沒有經歷神?一定有,但是基督徒,家庭,教會,甚至温哥華的宣教,都會會面對「耶利哥城」。會遇到釵h只能嘆惜不曉得如何走下去境況。那麽我們如何攻打這個耶利哥城?
抓住上帝同在的應
「約書亞靠近耶利哥的時候,舉目觀看,不料,有一個人手裡有拔出來的刀,對面站立。」劉牧師説,這裡的「不料」説明約書亞忽略了忘記了神的同在。「不料」又告訴我們,我們縱然失信,祂仍然可信。就如兒女有時候會忘記父母,但是父母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兒女。「不料」更讓我們知道上帝沒有忘記我,祂與我同在。
降伏在上帝的主權下
「他回答説:不是的,我來是要作耶和華軍隊的元帥。約書亞就俯伏在地下拜,説:我主有什麼話吩咐僕人。」劉富理牧師講到,我們需要學習到約書亞俯伏在地下拜的生活,在生活當中,完全降伏在神面前,求主帶領。他説:做任何事工之前都需要禱告。然後他將出感人的辛牧師如何牧養教會的事情。禱告讓信徒復興,讓教會復興。禱告尋求,求神自己介入,神就動工。劉牧師分享到釵h人熟悉的《疾風烈火》一書作者辛傑米.梅定恕(Cymbala)牧師的見證。
重整與上帝生命的關係
耶和華軍隊的元帥對約書亞説:「把你的腳上的鞋脱下來,因爲你所佔的地方是聖的。」
不但俯伏還有脱鞋,「脱鞋」是什麽意思呢?我們從小穿鞋,鞋代表世上的經歷,我們需要脱去的。劉牧師説,我們人常常關心事工,但神看的是人,神關心的是我們自己的生命。他叫信徒要常常並好好思想:耶穌是我的救主,耶穌是否是生命的主?若是祂是生命的主,在我身上有什麽應應當棄絕的?!有什麽腳上的鞋當需要脱下來的?
劉牧師講出一個森林的故事寓言,道出每個人需要脱什麽「鞋」。一個森林的動物在獅子的帶領下離開要死亡的森林要到一個美麗的森林去。他們眼看著前面就是這個美麗的森林,但是有一無形的墻相隔了,看不見,但怎樣都過不去。於是獅子命令飛得最高的鳥飛上去看,過了一會兒飛鳥飛下來説「墻頂通天」;獅子命令體質最大的大象撞過去,「墻」沒有破,大象們反而撞倒在地上,然後獅子又命令力氣最大的犀牛撞過去,他們的角都撞掉在地,墻還是沒有反應……釵h動物都試過都失敗。大家在思想這個是什麽墻的時候。大象説:「大王我看到了一些東西……就是『自大』」,然後所有動物都陸續地思想並講出看到的東西:「自誇」、「自憐」、「自貶」、「自傲」、「自欺」、「自卑」……連獅子王支支吾吾也説出來:「我也看到了——自我」。原來這些就是阻擋我們的無形的牆壁,是我們為自己設立阻擋我們信仰前進墻——「自誇」、「自憐」、「自貶」、「自傲」……。
那麽如何做呢?劉牧師把一個個寫著這些字的紙撕掉,我們需要把這些「舊鞋子」脱掉,對付自我,悔改,拿我個人身上的一切神所不喜悦的東西,好叫我們能以重整和神生命的關係,同心合意踏入第35年。
會上劉牧師講到大家需要記住的話,就叫大家互相告訴告訴對方,這些話包括:「神很愛你,神永遠不會忘記你」;「只要神所不喜悦的事情,我就不想、不看、不聽、不講,也不做。」;「我沒有什麽堅持連耶穌都改變不了我的。」在説這些話的時候,大家變得順從謙卑,願意俯伏在神面前,被神塑造。
劉富理牧師現為美國台福神學院院長,他在1963年畢業於中原理工學院土木工程系,之後在洛杉磯牧會25年,然後創立美國台福神學院。他從2001年開始全職在神學院訓練傳道人,然後在1999年在富樂神學院進修。他並在釵h地方分享基督教的饒恕與基督教的全人醫治。
相關新聞:
聖道堂34週年堂慶培靈會,興起禱告的火焰(2006-03-04)
-
《重審基督》作者史特博新書拆解瀕死個案 引證天堂存在
著名基督教作家的史特博(Lee Strobel)出版新書,以全新視角剖析瀕死經歷、神秘夢境等現象,作為不同宗教背景人士及基督教懷疑論者接觸基督教信仰的一個窗口。
-
劉彤牧師證道中剖析基督徒的「瑪利亞情結」與「馬大困境」
劉彤牧師在證道中剖析教會中常見的兩大信仰困境——「瑪利亞情結」(過度追求屬靈表象,輕忽實際行動)與「馬大困境」(忙於事工卻失去喜樂)。他強調,信徒應明白神的呼召、發掘聖靈恩賜,並在「熱情與世界需要相遇」的地界上忠心服事。
-
皮尤研究:白人福音派仍是特朗普最堅定支持羣體
皮尤研究週一(4月28日)發布的報告顯示,72%的白人福音派肯定特朗普的執政表現。皮尤宗教與公共生活項目研究員奇普·羅託洛指出,「白人福音派在各項議題的支持率上顯著突出,該羣體絕大多數認可現政府的施政方向。」
-
「5.1全球工作信仰日」洛桑及福音派聯盟聯合推出眾多華人機構響應
洛桑及WEA推出的「全球工作信仰日」(GDFW)將於明日五一勞動節首次啟動,在全球50多個城市同時舉行,以祈禱和慶祝活動在職場中點燃信仰。
-
台灣牧師吳惠蘭呼籲全球宣教更多包容女性、青年領袖及華語教會羣體
在近日於巴拿馬舉行的COALA3.0(非洲、拉丁美洲與亞洲基督領袖會議)上,來自台灣的吳惠蘭牧師作為全球宣教領導層中的年輕聲音,為大會帶來嶄新視角。她呼籲全球宣教運動的未來需要更多包容女性、年輕一代及華語教會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