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奈及利亞(Nigeria)總統大選結果出爐,現任總統喬納森(Goodluck Jonathan)成連任;而北部各省以穆斯林民眾為主所支持的總統候選人布哈利(Muhammadu Buhari)敗選,隨即引發奈國衝突。截至25日為止,已有至少516人在暴力衝突中喪生。
根據選舉結果,身為基督徒的喬納森以57%的得票率擊敗得到31%選票的布哈利,武裝的穆斯林得知選舉結果後質疑選舉公平性,隨即持槍上街抗議;教會、警局、甚至是基督徒的家,皆成為攻擊目標。憤怒的基督徒則開始展開反擊行動,於是爆發大規模衝突。
布哈利代表國會改革進步黨(Congress for Progressive)參選總統,聲稱選舉結果不公;而國際政治觀察家則認為選舉結果應無任何不公。根據官方統計,至少有65,000民眾因衝突而流離失所。20日已有基督教媒體報導有超過60間教會被燒,超過1,000間基督徒擁有的房子被毀壞。
喬納森總統目前正增派部隊前往北方各省維持秩序,上週他向國際媒體表示:「這是我們民主進程中的憾事。這些武裝部隊攻擊無辜的民眾,造成動亂;並且在商店以及私人住宅縱火,甚至是是人們聚會的地方也受到攻擊。」
24日星期天,根據奈及利亞北部省份波諾(Borno)警方匯報,有三名民眾在攻擊中喪生,並且導致14人受傷。
當局將責任歸屬認定為波客哈蘭(Boko Haram)穆斯林激進組織所策劃,並表示該組織意欲以暴力威脅影響下週二的省長暨國會選舉。
奈及利亞北部穆斯林居多,而基督徒則主要聚居在南部。美國國務院於去年的宗教自由報告中表示「基督徒與穆斯林衝突情況加劇」,並認為「因保護原住民與歧視新住民的法律實施、社會各界在族羣認同之歧異與爭奪天然資源,導致衝突日增」。
專門關注全球受迫害基督徒的機構美國「打開大門」(Open Doors)將奈及利亞列為全球第廿三名迫害基督徒國家。報告稱,以暴力手段霸權的穆斯林激進組織越來越活躍。而「打開大門」也曾介紹去年奈及利亞北部地區共有多達2,000名以上的基督徒被殺,這個數字比全球任何一個國家都多。
奈及利亞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國,總人口達1.6億。全國有250多個民族,其中主要的大部族有北部的豪薩-富拉尼族(Hausa-Fulani)、西南部的約魯巴族(Yoruba)和東部的伊博族(Igbo)。全國人口中,伊斯蘭教徒佔50%,基督徒佔40%,其他佔10%。
-
歐凱莉(1933–2025):教我如何研讀聖經的姊妹
我很蒙福,從小每週都去教會。我幾乎不記得自己什麼時候開始知道挪亞、摩西、彼得、保羅這些名字的。聖經對我來説一直都不陌生。但如果你問我:「是誰教會你如何查考聖經的?」我毫不猶豫地會回答:歐凱莉(Kay Arthur)。
-
英國人權特使:基督教受迫害加劇部分國家瀕「滅絕」威脅
鑑於基督教在全球範圍內遭受的迫害越演越烈,英國近日鎖定了十個主要在亞洲的重點關注國家,並作出承諾透過積極外交捍衞宗教自由這一寶貴人權。
-
香港基督教團體聯署反對「同性伴侶關係登記」
香港《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7月23日於立法會委員會審議,遭多個政黨強烈反對。性文化學會、明光社等多個基督教團體亦透過不同渠道向當地政府發聲。
-
書展新書《我和我的孩子怎麼了》 青年主角現身分享網絡沉溺重生實錄
青少年網絡沉溺問題持續受到社會關注,香港基督教服務處7月17日在香港書展基督教坊「有Say廣場」舉辦分享會,邀請過來人現身説法,並請來精神科醫生分析青少年沉迷網絡的原因。
-
韓國最新民調: 8成受訪者不信「同性戀是天生的」
韓國研究機構「輿論」 新近完成一項性少數羣體認知度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越來越多人認為同性戀取決於社會環境和個人選擇決定的,而非「生來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