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遠志明牧師在緊鄰紐約的南康州華人基督教會舉行佈道會,傳達人真正得救的根源在於神而非瑪門;有600多人參與佈道會,約60位慕道友歸主。
據悉南康州華人基督教會平時只有100名左右會員,而週六的佈道會則吸引了相當於平時6倍的人參與,其中包括耶魯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查經班和周圍幾家小型華人教會會友。南康州華人教會中大陸移民佔百分之八十,七個執事中六個來自大陸,一個來自香港。他們大都在30至40歲的黃金年齡。同是出入華爾街,他們已不再一樣。他們已因信稱義——在上帝眼裡為可喜悦的人。
由於住在這個地區的華人,很多從事金融業,一些人每天坐火車去華爾街上班。他們除了十幾萬美金的年薪,還有每年數以十萬、甚至百萬計的獎金。他們有大房子、好車子和不用上班的妻子。教會的負責人稱,要讓這裡的人信主只有一個字「難」,因為他們眼看的、手摸的、心想的、家存的、夢見的,都是錢。他們心中沒有平安、沒有喜樂、沒有感恩、甚至沒有正直,沒有光明,沒有坦然——直到他們遇見耶穌、認罪悔改的那一天。
遠志明牧師在其博客上感言:「華爾街本是罪惡之街,那裡聚集著一羣服事瑪門的人。他們的利慾薰心導致金融危機。國家幹預只是治標不治本。只有上帝幹預——耶穌對人靈魂的拯救,才是華爾街的出路,才是人類的出路。市場經濟的成,本來就是建立在『In God We Trust』 基礎上的啊!即使我們這些蒙了救恩的人,心中是否也有一條華爾街呢?當年耶穌怎樣憤怒地清理耶路撒冷聖殿,今天,他也要憤怒地清理每一個基督徒的心。願這事成就在他所愛的人身上。」
資料來源:遠方的心月博客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