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来在三藩市市中心人烟稠密的Tenderloin区作盐作光的中华基督教主恩堂,15日晚在华埠举行了廿五周年感恩会,筵开数十席与主内朋友同证主恩。
创会牧者王家荣牧师带领教会走过大部分的岁月,直到2009年6月退休为止。王牧师向来宾致辞时表示,感谢神使用主恩堂来彰显祂对三藩市中国人的爱,荣耀祂的名,传扬福音。25周年庆正是一个数算恩典和祝福的时间,引用诗篇126篇3节"耶和华果然为我们行了大事、我们就欢喜",他表达心中无尽的喜乐。
王牧师又提醒会众,25周年也是一个更新自己信仰的时间,尤其是在这个物质主义盛行的世代,人们把短暂的世俗的东西看得更重要,但基督徒应该要常常仰望那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他鼓励会众纪念神在主恩堂中行过的无数神迹奇事,谨守信仰,继续走下去。
王牧师最后向会众发出挑战,表示25周年是一个"成长与外展"的时候。三藩市每一年都进来很多中国的新移民,他们大都未曾听过福音,所以未来的挑战是巨大的。主耶稣在马太福音28章19节托付给每个门徒"大使命",他鼓励信徒努力活出神的话语,见证福音。
2009年起担任主恩堂主任牧师的萧智新牧师,带领会众以多首赞美诗《袮真伟大》、《数算主恩》、《因祂活著》向神献上感恩的祭。随后萧牧师还与罗天乐牧师一起合奏,分别表演喇叭及色士风。主恩堂的男女老少、湾区的心韵诗班也有献唱多首诗歌。整晚会场里的敬拜赞美声延绵不断。
主恩堂有多位弟兄姊妹上台分享见证。其中主恩堂第一批会友之一的黄维康弟兄感动地说,主恩堂并不只是那栋在Larkin街的建筑物,而是在25年前靠著圣灵的感动的神的儿女以耶稣基督为房角石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团体。他见证25年来,弟兄姊妹尽心尽力奉献时间、金钱和心力去建立教会,大家也同在当中得到平安、喜乐和光荣。他说,教会的头就是基督,而弟兄姊妹都互为肢体,各尽其职,有的像"手"、有的像"脚"、有的像"口"……缺一不可。他又逐一答谢每一位肢体为教会献上的一切,场面温馨。
回顾主恩堂的历史,先要从25年一批来自长老会的弟兄姊妹说起。在王家荣牧师带领下,他们在1987年3月8日租用了华埠女青年会开始第一次主日崇拜,直到当年的复活节,第一次转会共145人。1988年,教友大会通过购入华埠外Tenderloin区931 Larkin Street的楼宇作为主恩堂的教会会址,教会也在短短7年内还清了债务。1994年,主恩堂接办当年已经有70年历史的协和中文学校,向社区打开一道福音大门。2009年6月,服事主恩堂年多年的王家荣牧师正式退休,并由萧智新牧师接任主任牧师。直到现在,主恩堂仍在三藩市华人社区当中以基督的福音来祝福和转化很多家庭。
感恩会当晚,多位三藩市的华人牧者都有到场献上祝福,如圣公会日光堂的关灿康牧师、基督教救世军华埠堂的梅鸿明牧师师母、三藩市中华基督教长老会的简思恩牧师等。
中华基督教主恩堂地址:931 Larkin Street, San Francisco, CA 94109 ;电话:415-775-8868。
-
研究发现读圣经比运动更有益身心健康
美国圣经协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简称ABS)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相较于运动、冥想或与朋友相处,阅读圣经在减轻压力、缓解焦虑和孤独感、提升希望感等方面更具成效,是一种更有效的自我关怀方式。
-
美国教会借匹克球运动拓展社区与福音事工
匹克球(Pickleball)已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运动,如今约有近2000万人参与。而如今,教会也开始利用这项热门运动建立社区关系,甚至拓展福音工作。
-
唐崇荣牧师发文悼念:约翰·麦克阿瑟安息主怀,享年86岁
"如果你还不认识约翰·麦克阿瑟,那你可能尚未意识到他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多么巨大的贡献。他留给世界的是一个满载讲道与写作的属灵遗产。"印尼布道家、STEMI国际事工创办人唐崇荣牧师说。
-
专访华人护教学者骆德恩博士 为辩明真理寻索"不信的理由"
华人护教学学者骆德恩博士( Dr Andrew Ter Ern Loke)新出版英文新书《The Biggest Questions of Existence》,以谨严的学术思维、深入浅出的文字,将多年来刨根究问的难题逐一解答。《基督日报〉访谈骆博士, 对他为何投身护教学、护教方法以及他的文化护教使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约翰·派博:关于全球宣教与狭隘的民族主义
"9·11"事件之后,这个世界更需要被提醒:美国人并非等同于基督徒。我们"首先不是美国人、加拿大人、英国人、俄罗斯人,或尼日利亚人。在每一个国家,我们都是寄居者。我真想站在高楼顶上,对所有民族主义倾向者大喊:『在每个国家里,我们都是寄居者!』"寄居者,意思是"在美国,我也是一个异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