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会转型中九个亟须要做的事情

无可否认,中国教会正面临从农村型、家长式领导架构转型为都会型、参与式领导架构,一旦转型成功,中国教会的扩展必须有一个好的组织架构来支撑。
无可否认,中国教会正面临从农村型、家长式领导架构转型为都会型、参与式领导架构,一旦转型成功,中国教会的扩展必须有一个好的组织架构来支撑。

管理架构不是万能丹,但管理架构确实是教会永续发展的有力后盾。一篇发表自温州家庭教会著名刊物《麦种》的文章,从教会历史回顾了教会体制的发展,并为在转型中的中国教会提出了反思以及九个"亟须"重视的关键。

文章认为理想的教会领导管理架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伴随教会的成长,管理架构及体制也随之成长,同时因著其所处的时间、空间、地域、族群的不同而可能改变,因此教会的领导同工必须密切注意教会的发展。

此外,当中国经济愈发达,国民生活水平提升,教会势必让更多的、成熟的信徒加入决策、领导的行列。然而,目前大多中国教会都缺乏管理架构章程,甚至有不会"开会",或流于劝勉交流的开会等情况,以致未能真正将不同的意见提到台面上讨论,甚至激辩一番。文章提到有好的领导,加上有好的架构,定必使领导同工如虎添翼。

教会体制的演进

文章也指出,家庭教会领袖的产生一般不是由选举产生的,而是因著领袖的个人特质,往往在教会草创、艰困时期特别能牺牲自己,照顾群羊,形如一家之长的摩西,带领百姓出埃及,这种领导称之为家长(族长)式的领导。

这种领导方式一直到第一世纪教会初创时期,彼得、雅各等都是家长式的领导。但随著各地的教会如雨后春笋一般建立起来,教会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虽然《圣经》并没有明确一套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体制,但发展到罗马帝国以基督教为国教的时候,基本上教会体制为主教制,这种"金字塔型的"体制直到宗教改革及文艺复兴的时代遭受到空前的打击。宗教改革标榜"人人皆祭司",因此发展为"人人皆可为领袖,人人皆有投票权"。以十七世纪的英国为例,圣公会采主教制,浸礼宗及公理会采会众制,而长老宗采长老制。三者皆认为其有充分的《圣经》理论支持。到了十八世纪末叶的美国卫理宗成立之后,就采取美国政府的三权分立体制来管理教会。

至于欧美教会现行制度无论是主教制、长老制或会众制,在法律上,绝大多数都采纳董事会的管理制度。这也是二十世纪才有的观念与做法。

转型的中国教会的"出路"

然而,文章提到,这些对中国教会许多传道人来说何谓"闻所未闻",甚至认为董事会是世俗的东西而不屑一顾。但无可否认,中国教会正面临从农村型、家长式领导架构转型为都会型、参与式领导架构,一旦转型成功,中国教会的扩展必须有一个好的组织架构来支撑。

最后,文章总结了转型的中国教会九项"亟须"要做的事情,分别是:提升教会领袖的素质、领袖学习授权、建立教会薪给制度、政教关系及教派关系和谐的环境、正视堂会与机构并存的必要性、扩充并加深神学教育内容、建立神学教育体系、注重异文化宣教和注重社区服务。

在政教关系问题上,文章指期盼"政教分离"的观点能为中国政教关系带来一扇打开的窗子。中国愈发展进步,愈与世界先进国家接轨,"政教分离"的可能性就更大。

而在神学教育上,文章极力推荐中国教会扩充并深化以释经学、系统神学、教会历史,以及被中国教会忽略以久,现在融会《圣经》的原则所发展的教牧辅导学(Pastoral Counseling)与教牧领导学(Pastoral Leadership),这些都是中国教会所亟需的。文章也呼吁建立一个学分认证的机制,设立学士认证办法及硕士认证办法。

最后,中国教会进入转型期,作者认为在异文化宣教上文章强调中国教会"不能交白卷",并需要朝这方面作出努力。

  • 宣教环境巨变,国际伙伴如何继续与中国教会同行?

    宣教环境巨变,国际伙伴如何继续与中国教会同行?

    随著中国宣教的黄金时代逐渐远去,事工的动态正在发生剧变。外籍工人被迫离开,当地教会面临日益加剧的打压。在这样的环境下,国际信徒群体如何继续支持并与亲爱的中国弟兄姊妹同行?最近的一次旅程让我深刻思考一种新的伙伴模式,以及神如何继续倾注祂的爱,并在中国开展祂的工作。

  • 特朗普政府签署法令 禁止男跨女参与女子运动

    美国当前总统特朗普于2月5日签署行政命令,正式禁止生理男性以女性身份参加女子运动。

  • 2025全球差传数据出炉:亚洲未得之民最多 宣教资源分配不均

    香港差传事工联会近日发布《2025全球差传数据》。针对全球差传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四项观察,发现全球只有3%宣教士被派往未得之民地区,而教会用于差传的奉献亦不足一成。

  • 为什么这么多超大型教会似乎存在腐败?

    近年来,超大型教会(Megachurches)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坦白说,其中一些批评是完全有道理的。在许多人看来,这些教会更像是运作成熟的商业机构,而不是单纯的敬拜场所——它们拥有庞大的预算、华丽的布道制作,有时甚至是牧师家族成员充斥教会薪资名单。正因如此,人们常常会问:"超大型教会是否腐败?" 这是一个合理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 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呼吁推动贸易外交手段 改善中国宗教自由状况

    在2025年2月4日举行的国际宗教自由峰会(IRF Summit)上,关于如何通过结合贸易与人权议题,改善国际宗教自由状况的讨论成为一场分会的重点。这场分会讨论了美国如何利用外交手段和贸易杠杆,推动包括中国在内的"特别关注国"(CPC),改善宗教自由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