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敬羣牧師
在紐約,華人與猶太人都有兩個新年,一個是公曆新年,一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新年。
新年伊始,大家彼此慶賀。在世人的心目中或多或少都懷著新的夢想、新的期許。世人所想得到或追求的,大多以個人的利益為主。例如「上下皆爭利」勢必産生衝突,不免就會造成社會上明爭暗鬥或是結黨攻擊,掀起種種不好的現象。使社會失去安甯。和睦同居的理想就難以實現了。
先知彌迦,他距今已有2730年之久。當時道德的情況跟今日非常相似。他指出「那虔誠人滅盡,正值人找不到,人埋伏殺人,雙手作惡,君王徇私枉法,審判官受賄賂,家人互相仇視攻擊……」並有周圍的鄰國入侵。在這情況下,他吹起了和平的號聲。現分述如下:
(一)行公義──公義是神的本性。一個強橫無理的人,不但人不喜歡,神也憎惡。在列王記中記載,亞哈王想要拿伯的葡萄園。拿伯既不肯賞給他,也不肯照王的意思跟他交換。亞哈貴為君王,但這小百姓拿伯為堅守祖業不肯順從,使得亞哈心中憂悶,甚至不吃飯躺在牀上。王後耶洗別知道此事後就採取手段:1,冒王的名寫信給拿伯同城居住的長老貴胄;2,叫兩個匪徒誣陷拿伯褻瀆神和王;3,人就將拿伯拉出去並用石頭打死,最終奪取了拿伯的葡萄園。
天上的神看見拿伯冤枉死了,就藉先知米該亞的口説:「狗在何處舔拿伯的血,也必在何處舔你『亞哈』的血」(列上21:19)
後來,先知所預言的就真的應驗了。這一段曆史充分顯出神公義的性格。仗勢欺人的人必會受到神的報應。
(二)好憐憫──我們的神是大有憐憫的,所以差遣耶穌道成肉身,在十字架上完成了贖罪的救恩。在新、舊約聖經都有記載:「神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耶穌所講的撒瑪利亞的故事中,將神的憐憫描寫得淋漓盡致。那個被強盜打傷的人,祭司、利未人路過看到那人竟都視而不見的走開了。但那撒瑪利亞人卻動了慈心採取了一連串行動:1,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口;2,將他的傷口包裹好;3,將他扶上自己的牲口;4,帶他到旅店照顧他;5,拿出二兩銀子交給店主;6,委託店主照顧,並支付所有的醫藥費。7,答應再回到他身邊。
今日,在我們的社區中,有多少心靈受傷的人需要人的關心,需要這樣的憐憫,需要醫治。我們是不是像那祭司和利未人一樣視而不見,還是像那撒瑪利亞人一樣立刻採取愛心的行動呢?
(三)存謙卑的心──在《箴言》中記載:心驕氣傲的人,名叫褻慢。同時,聖經中有一條不變的屬靈的原則。「神阻擋驕傲的人,賜福給謙卑的人。」摩西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沒有軍隊,不用武器,就是拿著一根杖。神使用他救了整個民族脱離了埃及而奔向迦南流奶與蜜之地。民數記十二章三節記載:「摩西的謙和勝於世上的眾人。」根據心理學家研究,凡是成的人士,無論是醫學或是政治、文學、藝術,他們的才能不同,但是他們有一個相同的地方就是「謙卑」。
奧古斯丁是五百年前著名的神學家,曆代以來研究他著作的人據説是最多的。有人問他:「事奉主最首要的條件是什麼?」他回答説:「第一是謙卑,第二是謙卑,第三是謙卑。」這真是值得我們深省。耶穌曾經親手為門徒「洗腳」。我們作他的門徒,就應該學他所作的去作。
(四)與神同行──神造伊甸園是要我們永遠活著與他同行。亞當夏娃吃了「蘋果」犯了罪,死亡就臨到他們。死是由罪而來的。創世紀中記載,以諾與神同行,免了死亡。可見與神同行是何等重要!
我們信而受浸(洗)得到新生命。聖靈住在我們心裏,我們的身體是聖靈的殿。我們靠著聖靈行事,當耶穌再來的那天,死亡要複活,活著的信徒的身體要改變,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是何等榮耀的日子啊!
在新年伊始,讓我們同以彌迦先知的話自勉,在「上下皆爭利的」族羣中,要吹出和平的號聲;在受苦受冤的人面前,奧吹起憐憫的號聲;在心驕氣傲的人面前,要吹起謙卑的號聲;在任意而行的人面前要吹起尊主旨意的號聲。使我們吹響的號聲能讓人醒覺,使這一號聲能更新人的心靈、充滿活力,為主發光。
(作者為本報專欄作家)
-
《重審基督》作者史特博新書拆解瀕死個案 引證天堂存在
著名基督教作家的史特博(Lee Strobel)出版新書,以全新視角剖析瀕死經歷、神秘夢境等現象,作為不同宗教背景人士及基督教懷疑論者接觸基督教信仰的一個窗口。
-
劉彤牧師證道中剖析基督徒的「瑪利亞情結」與「馬大困境」
劉彤牧師在證道中剖析教會中常見的兩大信仰困境——「瑪利亞情結」(過度追求屬靈表象,輕忽實際行動)與「馬大困境」(忙於事工卻失去喜樂)。他強調,信徒應明白神的呼召、發掘聖靈恩賜,並在「熱情與世界需要相遇」的地界上忠心服事。
-
皮尤研究:白人福音派仍是特朗普最堅定支持羣體
皮尤研究週一(4月28日)發布的報告顯示,72%的白人福音派肯定特朗普的執政表現。皮尤宗教與公共生活項目研究員奇普·羅託洛指出,「白人福音派在各項議題的支持率上顯著突出,該羣體絕大多數認可現政府的施政方向。」
-
「5.1全球工作信仰日」洛桑及福音派聯盟聯合推出眾多華人機構響應
洛桑及WEA推出的「全球工作信仰日」(GDFW)將於明日五一勞動節首次啟動,在全球50多個城市同時舉行,以祈禱和慶祝活動在職場中點燃信仰。
-
台灣牧師吳惠蘭呼籲全球宣教更多包容女性、青年領袖及華語教會羣體
在近日於巴拿馬舉行的COALA3.0(非洲、拉丁美洲與亞洲基督領袖會議)上,來自台灣的吳惠蘭牧師作為全球宣教領導層中的年輕聲音,為大會帶來嶄新視角。她呼籲全球宣教運動的未來需要更多包容女性、年輕一代及華語教會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