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ing Hope——「國際監獄團契」全球會員大會香港開幕

在耶穌基督裏,就有盼望
全球最大的基督教監獄組織「國際監獄團契」(PFI)昨晚(8月14日)在香港龍堡國際賓館舉行全球會員大會的開幕禮。會上近200名來自116個國的代表共聚。主禮嘉賓包括代表基督教的李炳光牧師、天主教的湯漢主教,還有政府官員律政司司長梁愛詩和懲教署署長彭詢元。

會上表達的主題只有一個——「活潑的盼望」(Living Hope)。PFI總幹事Ronald W.Nikkel説,公義沒有憐憫是不行的,有公義和憐憫就有盼望。很多人生活在沒有盼望的世界,很多地方的人只看重金錢和物質。基督教給予憐憫,成就盼望。

「活潑的盼望」對你對監獄裏的人代表什麽?會上播放了由多個國家的監獄人士對「活潑的盼望」表達,縱然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年齡,但他們答案的方向只有一個——在耶穌基督裏,就有「活潑的盼望」。

會上也播放了香港監獄團契更生人士組成組樂隊的表演的影片。唱出他們的經歷——從前瞎眼了、但是現在可以看見。當中一老一少兩位隊員更在台上演奏和歌唱,在他們身上感受到他們生命的改變。

「活潑的盼望」就是PFI使命的表達。在囚人士一般被視爲生活在仇恨和絕望中,PFI屬下116個會員國家的監獄團契的事工,運用不同資源和各種途徑,進行心靈、心理和行爲兼備的「全人矯治」,改造及預備他們重新融入社會,為他們帶來「真愛的蜕變」和「活潑的盼望」。

全球會員大會介紹

PFI在全球有116個國家和地區會員,是一個聯係全球大部分國家的基督教監獄組織。香港基督教更新會在23年前加入成爲會員。PFI每兩年舉行一次全球會員大會。

大會分兩個層面進行:分區代表會議和全球會員大會。分區會議上,由非洲、亞洲、歐洲、南美洲、北美及太平洋六個分區報告分享及前瞻區内事工、回應總部提出之國際合作夥伴計劃。全球會員大會上,116國家的會員代表聽取總部及各分的工作及會議報告,並選出董事會成員及確認未來數年的事工計劃。

會上一項重要的報告是「復和司法」(Restorative Justice,聯合國譯爲「恢復性司法」)在各國的推展報告。這是PFI大力推行多年的國際刑事司法改革運動,現已取得一定成效,亦被稱爲鬆解全球監獄超額收容危機的良法。

PFI轄下的國際恢復性司法及復和中心,為全球大會出版報告書(Justice Briefing by Center for Justice and Reconciliation, 2005),報告書列出世界各地監獄超額收容的統計數字,列舉出歷史中以及現時在不同地區先後曾採用和正是實行「復和」模式,最後並表達希望政府正視並與相關的個體、社區共同推動「復和」司法改革。

全球會員大會的重要性

PFI董事及亞太區代表、香港監獄團契主席李志剛接受本報訪問時説,全球會員大會對監獄團契的事工發展非常重要,是非常珍貴的時間。大會凝聚力量,各國合一,決定未來的發展。他説,聯合起來去做單一個國家不能做到的事情,比如推行復和司法改革、幫助在囚子女的「桑樹計劃」、醫務葯療資助計劃等大型計劃,不是一個國家就可以做到的。另外對於一個貧窮國家,根本沒有資源去做。

第二,全球會員大會聯合全球會員國家,共同分享最好的事工經驗,並將全球的經驗推展開去和支援其他國家。李志剛説,各個國家的發展不同,很多國家需要支援。

第三,會前進行的連日的領袖培訓非常重要。李志剛表示:「我們看到,神容许一個事工發展,很多時是有一個領袖的出現,這個領袖推動整個事工發展和進程。領袖需要質素、有信心,有個人的智慧,監獄工作更強調很多屬靈操練、隊工領導、策略策劃、資源拓展。」

這個大會進行的是一個長久訓練的一部分,全球選出的30人,重點培訓和栽培他們成爲「今日領袖」,更是「明日領袖」。訓練包括屬靈質量、領導技巧、團隊發展和義工動員能力四個方面。

壯舉——116個國家代表參觀香港監獄

8月14日上下午116國家的代表一同參觀香港的六所監獄。李志剛説這是前所未有的壯舉。他説:「我們是監獄人,對監獄有興趣,不同的國的與會者均表示來到香港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參觀監獄」。

李志剛説,通過參觀世界不同的監獄,感受不同國家和地區、不同政治的監獄的情況和監獄事工的工作。與會者可以互相參考和學習,各國代表在參觀之後也可以給與我們意見。我們最期望的就是怎樣更好幫助囚犯。
  • 美副總統萬斯在CPAC談信仰:基督教不僅是道德準則

    美副總統萬斯在CPAC談信仰:基督教不僅是道德準則

    美國副總統JD·萬斯(J.D. Vance)在2月20日的保守派政治行動會議(CPAC)上講話時談及個人信仰,他強調基督教不僅僅是一套道德原則,而是建立在耶穌基督死而復活的信仰之上。他也提及,信仰對他的個人生活和工作態度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他的發言被保守派評論稱讚有「非凡的福音清晰度」,也反映保守派領袖強調基督教價值觀對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 約翰·派博:牧師使用 AI 寫講道稿是「邪惡」的

    人工智能(AI)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其在各行各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今,也有牧師和基督教事工思考,AI 是否可以幫助他們更有效地完成講道、教學和通訊的任務。然而,知名神學家約翰·派博(John Piper)對此發出了強烈警告,他甚至用「邪惡」一詞來形容牧師使用 AI 生成講道稿的行為。

  • “上帝不會犯錯”:天生獨臂女孩 用行動回應所有質疑

    凱特琳·帕維(Katelyn Pavey)是一個真實的勵志傳奇。她天生只有一隻手臂,卻憑借堅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難,不僅打破偏見,還成功進入大學壘球隊,實現了自己的運動夢想。她用自己的行動向質疑者證明:“上帝不會犯錯。”

  • 背誦聖經的力量——寫在「全美聖經比賽」之後

    《紐約時報》2024年11月報道了在佛羅裡達州奧蘭多舉行的第16屆「全美聖經比賽」(National Bible Bee)。約360名兒童和青少年齊聚一堂,參與這項比賽,其口號是:“認識神的話語,並使祂被人認識。” 對於許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來説,最令人驚嘆的是,在15至18歲組別的比賽中,參賽者需記憶近1,000節經文,總計超過20,000個單詞。

  • 《大衞王朝》:大衞王的傳奇即將登陸 Prime Video

    講述聖經人物大衞從少年成長為以色列歷史上最偉大君王的劇集,《大衞王朝》(House of David),將於 2 月 27 日通過亞馬遜 Prime Video 全球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