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在华教育事业的再思

"基督宗教在华教育"国际研讨会专题报导(二)
接续来自香港的李志刚牧师以及邢福增博士的报告,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的吴梓明教授发表了"基督教在华教育事业的再思"论文,将中国基督教教育的历史演变放在宗教与社会的互动上,以及进一步以"全球地域化"的概念来检视中国的基督教教育,如何塑造出具本土特色的教育。

吴教授说,美国学者费正清(John Fairbank)的冲击-回应(Impact-Response)的研究典范,阐释基督教来华的历史进程。意思是说西方传教士来华是将冲击带来中国,往后中国的改变便是中国面对西方冲击后的一种回应。不过吴教授却以相反的方向来看,他视传教士将基督教教育搬进中国来,但在中国,基督教教育却遇上了中国文化及连串社会运动的冲击,因而作出自我调适和改进。吴教授认为,这些变革不单促使中国基督教教育脱离西方传统基督教教育的模式,更使它逐渐迈向现代化、具本色化的基督教教育。

Think globally, Act locatlly
除此之外,他也应用近代学者们常用的"全球地域化"一概念来检视中国基督教教育的本色化过程,基督教运动是属于一种全球化的运动,正因为基督教会从起初所接受的大使命是"你们要往普天下去,将福音传给万民听。"(马太福音28:19)

若从全球地域化的观点上看,必须「既是普遍化、又是特殊化;既是国际化、又是本土化;既是一体化、又是多元化」。真正的「全球化」就应是「既有全球化的视野,又有地域性的关怀。(Think globally, Act locatlly)。

吴教授总括说,若是从"全球地域化"的角度看中国基督教教育的话,也是不能完全否定本土的文化,中国基督教教育必须渗入中国文化的元素,才会成为真正具中国特色的基督教教育。

信仰的启蒙或教化?英国和加拿大长老教会在台宣教初期教育之工作探讨
3月10日,下午部分的"台湾地区"研究,先由台湾神学院郑仰恩教授发表"英国和加拿大长老教会在台宣教初期教育之工作探讨"。郑教授指,自19世纪下半叶起,英国长老教会和加拿大长老教会分别通过医疗、传道、教育、社会服务、文字传播等工作在台湾开啓一波带有"现代化"特质的宣教工作,这两个宣教运动成果自1912年起因共同组织"台湾大会"而逐渐汇聚成流,成为现今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的前身。

综观历史,长老教会不管到何处,总是将教育当作首要工作,这成为教会参与"台湾现代化"的主要媒介。教会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过程,藉著论坛、圣经研究、团契聚会、退修会、主日学、家庭分享等媒介来传递信仰内涵。更有系统的教育工作通过特定的教育机构如幼稚园、中小学校和大专院校等。

此外,不管南部或北部,台湾最早的教育机构都是为培育传道人才的神学教育而设立的,两位主要的它宁O英国长老教会的巴克礼牧师和加拿大长老教会的马偕牧师。而马偕牧师在宣教过程中很早就提出了"本地化"的原则。他提出宣教师必须认同本地人的生活方式。北部最早成立的神学院是马偕除了讲授圣经与教义外,也兼授各种现代学科,包括地理、动植物、矿物、物理、化学、生理卫生、算术、医学、音乐和体育等。

郑教授总结说,综观英国和加拿大长老教会的宣教初期,南北两地宣教师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可以察觉这些工作所具有的现代化特质和原创性的教育文化。不过,在教育理念和实际运作上,这些工作的成效是兼有"启蒙"和"教化"的意涵。

当天最后一个部分由著名德国《华裔学志》的负责人Roman Malek神父,透过简报的形式,展出多幅珍贵的图书资料,来介绍中国典籍中的耶稣形象,有助推动中西交流文化。

整个"基督宗教在华教育的检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3月11日,由港、台两地学者发表香港地区及台湾地区的中学研究后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