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號深潛失蹤逾96小時 鐵達尼沉船翻版未阻深海探索?

泰坦號深潛失蹤過96小時 專家稱無必要暫停深海探索
泰坦號深潛失蹤過96小時 專家稱無必要暫停深海探索

觀光大西洋底鐵達尼號沉船的探險潛水器泰坦號,18日下潛3000米後失蹤,證實內爆解體,事件惹起海洋深潛技術及探測人員安危的憂慮。據悉,潛水艇內共載有5人,其中包括「海洋之門」深海探險公司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拉什(Stockton Rush),其妻子温迪(Wendy Rush)卻是當年《鐵達尼號》郵輪頭等艙一對夫婦的玄孫,擔任「海洋之門」的傳訊總監。

泰坦號(Titan)潛水器於18日下潛至鐵達尼號沉船殘骸地點1小時45分鐘後與外界失去聯繫,在預計的時間內沒有浮出水面,相關搜救單位隨即接獲通報。該潛水器預計有96小時的生命支持,但由於食物和水配給有限,而潛艇內乘客又幾乎沒有伸展的空間,行程十分艱難。

對於海洋之門探險公司(OceanGate Expeditions)的安全問題,美國海洋技術協會潛艇小組(Marine Technology Society's Submarine Group)主席威爾·科南(Will Kohnen)解釋説,建造潛水器的公司遵循了相當完善的認證和監督框架,但由於該公司沒有官方監督,因此引起了公眾對其安全標準的疑慮。

專家建議應由監管機構進行必要的監督,以保證探險潛水器的安全性。不過,科南同時表示,目前的監管機構對於新興技術的反應速度太慢,需要改善。

重要的是,潛水器的安全事故會給深海探險帶來極大的風險和危險,因此需要加強相關標準化的制定和執行。科南説,對於大部分行業而言,監管機構在面對快速變化的技術時會顯得「緩慢」,而深海探險領域也不例外。

雖然全球關註搜救進展和潛艇內乘客的安危,但科南並不認為有必要暫停深海探索的方法。他強調,潛艇經常毫無問題地潛入海洋深處,而目前已經掌握了潛艇的構造和操作的技術,但也需要繼續進行監管,以確保深海探險的安全性。

目前,對於失蹤潛艇的盡快搜救仍有待突破,全球公眾都在關註最新的搜救情況和乘客的安危。在此同時,監管機構也應該加強對深海探險的監管力度和技術安全標準的制定,以保障深海探險活動的安全性和可持續發展。

鐵達尼號於1912年4月10日從南安普頓至紐約,4月15日撞上冰山沉沒,2千多乘客和船員中1,523人罹難,成為近代史上最嚴重的海難;111年後的探險隊同樣遇上意外,猶如鐵達尼號沉船翻版更令全球關注。

  • 全明星賽林書豪重返NBA球館:我擁有一段充滿奇跡和祝福的籃球生涯

    全明星賽林書豪重返NBA球館:我擁有一段充滿奇跡和祝福的籃球生涯

    2025年NBA全明星賽落下帷幕,這場彙聚聯盟頂尖球員的年度盛會不僅讓球迷大飽眼福,也成為一位昔日傳奇球員重新與NBA連結的契機。前NBA球員林書豪分享了自己久違踏入NBA球館的感受,坦言這是他自2019年總決賽後,首次回到這一舞台,滿懷感恩地回顧自己的籃球旅程。

  • 韓基總新任會長就職 宣佈五月舉辦論壇反對 WEA 大會

    剛上任的韓國基督教總聯合會(韓基總)代表會長高京煥牧師(Rev. Kyung-hwan Ko)宣佈,將於五月舉辦論壇,公開批判世界福音聯盟(WEA)及其即將在韓國召開的全球大會。

  • 2020年以來美國宗教生活的五大顯著變化

    皮尤研究中心近期的一項調查顯示,新冠疫情對美國社會的健康、工作、科技和宗教四個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中,宗教生活經歷了五大關鍵變化,對教會和信徒至今仍有影響。

  • 柬埔寨宣教策略:透過大學宿舍事工觸及少數族裔未得之民

    柬埔寨一宣教士近日分享聚焦於「福音未得之民」的宣教理念,並分享其在柬埔寨推動跨族裔宣教的實踐經驗。柬埔寨自1979年脱離赤柬政權後,45年來雖有多國差會投入高棉族(佔人口95%)的福音工作,但境內尚有20個少數族裔因居住距離首都偏遠山區,長期缺乏福音資源,很多福音未得之民。

  • 雕塑家查斯·費根分享葛培理雕像的創作過程

    查斯·費根(Chas Fagan)6歲時隨家人搬到比利時,那時候他並不知道,半個世紀後,他將開始一段非凡的旅程,成為葛培理雕像的官方雕刻師,而這座雕像如今安放在華盛頓D.C.國會大廈的雕像大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