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消息】去年12月6日,中国福音会举办了"基督教出版事业在中国"研讨会,约有70位来自台、港、韩及北美的来宾共襄盛举。会中除了投身出版事工多年的老兵、新秀以及参与文字工作的宣教士之外,还有非常关心并支持文字事工之需的专业人士。
此次研讨会的内容将出版成《中国与福音学刊》,不过在还没有出版前,已有人当场先订阅,甚至有大量预约要在海外发送,令同工们感到十分雀跃。
中国福音会第71期月讯摘录了最后一堂座谈交流中的部份讯息,盼望能"启思"广益,同时坚定所有"文字之道"肢体的心志,让大家得著安慰与鼓励,克服种种困难,在上帝所托付的使命之下继续向前走。
以下为第71期月讯摘录部分内容:
谢弟兄(为五南图书公司工作):二十多年前我想做基督教出版,但后来放弃了,因为基督教文字工作者想养活自己实在太困难。今天在这里见到坚持从事文字工作的李鸿志牧师,虽然版税收入无法养活他,但他仍走下去,我感觉很不忍、却又欣慰。提出三点观察,也是问题:(1)对华文繁体出版品的担忧,当大陆简体书来台以及考量简体书的市场,台湾的出版者该如何经营下去?(2)我从七年前开始做电子书,发现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简单。(3)当一个作品的电子、网路等种种版权都被出版社签死时,却又没有好好推广作者及他的作品,以致作者事后与别的出版社洽谈很困难,这是很多作者面临过的问题。我在帮助这一类事务和进行电子书工作时,常常碰到这种情况,而出版社也因政策问题而不愿更改或调整。
陈培德牧师回应"版权保护"的问题:更新改版可以解决这种单品多项版权都被卡死的问题;或者挑战自己有新的体会和另外出版好的作品,比苦恼版权签死的问题有意思得多。
王瑞珍牧师提建议:变成电子书,这的确是一件很大的改变,不过有些神学教科书因购买量小,不妨以POD型式小量印制,减少库存与成本的压力,这也是可行的办法。
叶维辉长老(中华基督教礼贤会)提问:电子书是全球趋势,虽然价钱低,甚至有很多是免费下载,它是出版业的隐忧?或是一件能乐观看待的事?数位化之后,电子书造福了全球读者,在更加便利的情况下,是不是反而摧毁了作者及出版社生存的空间?教会弟兄姐妹也习惯了四处拷贝、免费取得,基督徒学者如何看待这种事?
陈白浪弟兄(中国主日学协会行销部)分享:电子书免费或便宜下载,厂商赚的是网站广告费,这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我们要学习以网路世界的游戏规则去想,用什么东西吸引顾客、用什么方式销售产品、用什么平台或媒介取得利润,这些设定值得我们思考。
李正一社长回应电子书和"免费取得"的问题:电子书可以很简单只是放文字档,也可以花大钱去设计制作。对于那些免费下载的人,我们无能为力、也管不了,我们就当作那是恩典、礼物,送给不愿意花钱或比较没有钱的人。以此心情去看待,作者和出版者就不会太难过了。基督教出版虽然也需要有营利才能生存,但毕竟福音好处也是白白得来,我对盗版行为至今未采取诉讼方式,就是出于这样的心情。嬝玨葴D一直在改变,尤其是电子书对很多人的工作或研究都非常便利,要扺抗也抵抗不了,不如坦然面对、因应。当然,现在所有的中文出版社都要面对数位化和简体书的问题,真是痛苦的不得了,也野𫞩e运用实体的和数位化的书刊,也能找出一条新路。另外,若大家能规规距距付费下载,还是能创造利润。
彭怀冰牧师回应对盗版的看法,以及终场总结:关于Copyright版权这个观念,大陆人常回答“Copy is right.” 但是,把鸡杀掉了,以后叫谁去生蛋呢?我们校园出版社大概是被盗版得最多的,但我们无法去计算和计较(这并不是说欢迎来盗版),乃是为了陪伴他们成长,并且在文字工作上继续培育人才,从根本上来解决两方的需要。十几年前大陆对基督教出版品的看法和接纳度,与今日比较起来,已是很大的进步了,我们要给他们继续进步的时间,正如小树长大也需要时间。我们无私的付出、陪伴并为他们祷告,盼望他们的观念以及人材能渐趋成熟。中国每天在变,我们则是天天需要更新变化,在福音工作上,我们不是倚靠势力和才能,而是倚靠上帝,正像刚刚那位孟弟兄所提醒的。我们是与神同工的人,或者说,我们只是在神的工作中有份、要观看祂作为的人;很多时候是神自己成事,而我们只要小心别让自己捣蛋坏了事。
-
信仰与中国文化论坛:"儒家君子"与"基督信徒"的跨界对谈
2025 Logos International Forum (LIF)5月3日在香港举行。其中信仰与中国文化论坛上半场次的会议以"君子与信徒"为主题,聚焦于儒家文化中的"君子理想"与基督信仰中的"信徒典范",旨在通过深度的跨文化对话,探寻这两种源远流长的人格理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
-
从温州走到大阪的中国传道人:"我在日本『织帐篷』,也在等复兴"
基督日报采访了一位现居日本大阪的80后中国传道人蒋道,了解他为何从信仰"饱和"的温州走出去,又如何在宗教冷淡的日本坚持宣教异像。
-
白烟升起!新教宗良十四世上任 将领导全球14亿天主教徒
冒白烟了!白烟于罗马时间5月8日晚6点07分从西斯汀圣堂烟囱升起,名号为"良十四世"、69岁的美国籍枢机主教罗伯特·普雷沃斯特(Robert Francis Prevost)当选为天主教会第267任教宗,他将领导全球14亿罗马天主教徒。
-
《尼西亚信经》历史探讨:界限与包容 1700年后的信仰坚守与教会反思
今年适逢尼西亚大公会议1700周年,香港崇基神学院推出三辑神学对话视频,主题为"我们眼中的《尼西亚信经》"。《尼西亚信经》全称为"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历经325年尼西亚会议与381年君士坦丁堡会议两次重要会议而形成。
-
特朗普政府推动宗教自由新举措:成立宗教自由委员会,葛福临受任委员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5月1日"全国祈祷日"活动上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宣布成立"宗教自由委员会"(Religious Liberty Commission),旨在强化美国公民宗教自由的宪法保障。在被任命的13位委员中,华人基督徒熟知的福音派领袖葛福临(Franklin Graham)也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