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7月14日报导,中国《学习时报》发布消息,表示到2020年前后,中国男女比例将严重失衡。此情况与中国传统中"男优女劣"观念不无关系,有官员促使加紧打击非医学需要的堕胎以及杀害女婴等犯罪行为。
在最近一期《学习时报》上,北京大学人口所、中国人口学会理事穆光宗撰文说,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出生婴儿性别比例差距持续增加,产生"人口生态赤字",至2020前后,中国可婚男性人口可能过剩约2千4百万。
穆光宗表示这是男性"婚姻权利的实现将受到限制甚至剥夺",以及"一个面积广大的人道主义灾难"。他将之归因予社会上"男优女劣"的性别偏好、女性"少生晚育"的观念,以及胎儿性别鉴定技术的发展。
他认为要解决这逼在眉捷的问题的话,"应该树立正确的人口生态观,大力消除性别歧视,在法律上赋予女孩平等的出生权和受教育权,使她们能够在一个没有歧视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中出生并成长。"
负责人口政策的国务委员华建敏亦敦促各级政府依法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胎堕行为,及以杀害女婴等犯罪行为。
除上述原因外,人们亦普遍相信男女失衡问题亦与中国实施了20多年的"一孩政策"有关。然而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员不承认此说。副主任赵白鸽于04年7月曾辩称中国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例无绝对关系,并指其他亚洲国家也有类似的男女失衡的情况。不过,BBC引述一些研究人员称,中国的女孩"异常地少"。
-
《重审基督》作者史特博新书拆解濒死个案 引证天堂存在
著名基督教作家的史特博(Lee Strobel)出版新书,以全新视角剖析濒死经历、神秘梦境等现象,作为不同宗教背景人士及基督教怀疑论者接触基督教信仰的一个窗口。
-
刘彤牧师证道中剖析基督徒的"玛利亚情结"与"马大困境"
刘彤牧师在证道中剖析教会中常见的两大信仰困境——"玛利亚情结"(过度追求属灵表象,轻忽实际行动)与"马大困境"(忙于事工却失去喜乐)。他强调,信徒应明白神的呼召、发掘圣灵恩赐,并在"热情与世界需要相遇"的地界上忠心服事。
-
皮尤研究:白人福音派仍是特朗普最坚定支持群体
皮尤研究周一(4月2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72%的白人福音派肯定特朗普的执政表现。皮尤宗教与公共生活项目研究员奇普·罗托洛指出,"白人福音派在各项议题的支持率上显著突出,该群体绝大多数认可现政府的施政方向。"
-
"5.1全球工作信仰日"洛桑及福音派联盟联合推出众多华人机构响应
洛桑及WEA推出的"全球工作信仰日"(GDFW)将于明日五一劳动节首次启动,在全球50多个城市同时举行,以祈祷和庆祝活动在职场中点燃信仰。
-
台湾牧师吴惠兰呼吁全球宣教更多包容女性、青年领袖及华语教会群体
在近日于巴拿马举行的COALA3.0(非洲、拉丁美洲与亚洲基督领袖会议)上,来自台湾的吴惠兰牧师作为全球宣教领导层中的年轻声音,为大会带来崭新视角。她呼吁全球宣教运动的未来需要更多包容女性、年轻一代及华语教会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