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约神学教育中心在香港首创"1520敬拜好声音音乐会"。这是以年青人为主的音乐会,藉音乐为切入点,帮助青年人燃点梦想。纽约神学教育中心总监丘放河牧师及纽神汉语网络神学院敬拜学系系主任吉中鸣牧师与本报分享如何透过音乐和敬拜牧养年轻人,或成为教会的启迪。
音乐切入从而牧养关怀
"1520"是指15至20岁的年轻人,也是教会流失的群体之一。这些年轻人在信仰和文化上究竟面临哪些挑战?
作为"1520好声音"指导教练、本身亦是资深音乐创作人的吉中鸣牧师指,香港的父母大多忙于工作,疫情更是打乱了学习的常规,严重影响了亲子之间的实体相处。再加上青春期的影响,青少年本来就渴望离开父母,接触外界,但却找不到合适的出路。这无疑是一个困局:"在这个阶段,青少年更注重感官感受,未必能接受太严肃的人生道理,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想思考人生。适当的信仰知识其实在心灵层面是一种有益的养分,只是需要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
"音乐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出路。"他说。
大多数青少年都热爱音乐,因此举办音乐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策略。这些活动必须符合青少年的需求。吉牧师笑说,只要触发他们的兴趣,他们就会三五成群地出动,积极参与。通过这样的活动,青少年有机会与信仰群体相处,共同生活,互相关怀,让他们在信仰上提供了宝贵的牧养机会。
音乐和敬拜成为与天父相处的桥梁
纽神院长丘放河牧师指出,在他的经验中,音乐能有效地帮助年轻人更深入理解和体验信仰。"大多数人在音乐环境中能够保持更长时间的专注,这比其他活动更有效。音乐不仅是一种『意识』上的沟通,还直接与我们的『潜意识』交往。"他指研究发现,人类的潜意识比意识层面更广且更深。因此,许多我们在理性意识层面未能触及和理解的事情,有机会在潜意识层面成功接收和诠释。在效率和效益上,透过音乐来理解和体验信仰应该有显著的吸收效果。
丘牧师也认为,音乐在敬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还能增强信徒的灵性。敬拜音乐的旋律和内容通常蕴含著福音的信息。当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专心致志地沉浸在敬拜音乐中,他们不仅是在自娱,更是在传递优美的旋律和福音的内容给观众。这种专注的敬拜表现出一种与天父相处的境界。
"音乐和敬拜成为了与天父相处的桥梁。当年轻人经常与上帝相处,建立起仰慕、敬畏和赞赏的心态,这些行为和心志必定蒙天父悦纳。与此同时,他们的灵性也在不断增强和巩固中"丘牧师说。
举办多类型音乐会 敬拜音乐专业化
那么,教会能如何帮助年轻人发挥音乐才华?吉中鸣牧师提出两方面的建议:一是提供一个"舞台"给青少年,让他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无论他们有多专业。未来的教会音乐事奉者将来自他们,教会需要不断地指导、鼓励和支持他们。
二是教会可以经常安排更多专业团体来筹办音乐会,不论是传统诗班的风格还是流行乐队的风格都要兼顾,使敬拜音乐专业化,提升教会音乐的质素。共同的参与可以带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他又提醒活动最好以延续性的方式进行,不停地坚持做下去。这样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帮助这些年轻人对音乐的爱好和付出。
吉牧师计划通过搞创作、作曲、填词、成立音乐小组和读神学等方式,使敬拜专业化,"我们将聘请导师来进行有规划的短期培训,使年轻人对于音乐和属灵的含金量越来越多。"他相信年轻人受到鼓励便会有动力继续增值。
最后吉牧师向教会发出呼吁:"教会应该给年轻人多些机会,不要总是以为他们年轻冲动,就不让他们参与事奉。愿当下的教牧同工一同携手,齐心塑造我们教会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