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位浸信會傳道人近日對一些慣常的崇拜用語作出反思,例如「我們預備好迎接神的同在了嗎?」這樣的話背後有什麼意思呢?
辜傳道是一位浸信會堂會的傳道人,由於教會近日開展崇拜主席訓練,促使他思考帶領崇拜的二三事。
他表示,教會對領詞、司事等訓練都相當重視,但卻鮮有「崇拜主席」的訓練。縱觀其故,崇拜主席帶領所佔的崇拜時間相當少,且予人感覺可以通過實戰或觀摩學習,似無須花費時間訓練。他借別人的話形容「崇拜主席」這事奉有點像「無人駕駛」,各自發揮。
但他説,崇拜主席的一些未經深思熟慮的慣常語句很容令會眾建立起不正確的崇拜觀,例如一些崇拜主席會説:「我們預備好迎接神的同在了嗎?」這話帶來「聖俗二分」的崇拜觀,將崇拜與其他時間二分化,頗有「我們現在set好個場,攪靚了,然後讓上帝入場」之意味。
他指出,傳統崇拜禮儀有「進堂禮」,讓人感到「上帝這刻降臨了」,類似於婚禮中新娘進場。更有一些崇拜會唱詩《主在聖殿中》,似將上帝「唱入禮堂」。但實質上帝時刻與人同在,進堂禮是要提醒會眾記得上帝的同在。
他反思的另一句是謝飯禱告中「求主潔淨」的禱文,這句話可能是很久以前西教士來華進入農村傳福音時,因生活衞生標準差異而作出的禱告,是否切合於今天的基督徒仍可反思。
辜傳道表示:「上帝讓我們擁有思想的能力,就是要讓我們以思想,伴隨經驗,再加上信仰羣體的經歷,去體驗我們的神,去敬拜我們的神。當一切變成『因循』,我們就不去思想,更甚的是讓『感覺』遜L『思想』,我們就走在一條危險的路上了。」
他盼望崇拜主席不再「無人駕駛」,而是「讓上帝的教導和帶領進入我們的敬拜羣體中」。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