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雙方的辯詞之後,馬來西亞高等法庭決定12月30日開庭審理政府是否有權禁止基督教人士使用「阿拉」字眼作為神的譯詞。
「阿拉」字眼訴訟已於14日開審,劉美蘭法官聆聽來自政府和天主教週報的律師辯詞之後,做出上述的決定。
在雙方辯詞中,天主教週報的立場在於「阿拉」字眼非回教專用,因為這個譯詞一早就在阿拉伯語國家的基督徒中廣為使用。然而,馬來西亞政府站在穆斯林為多數的國家立場考慮,認為若允许基督徒使用真主「阿拉」一詞,將引起穆斯林羣體的誤解和混淆,危脅國家安全。
一名聯邦高級律師莫哈默那瑟爾蒂薩15日稱,即使禁止天主教週報使用「阿拉」一詞,也不會造成該刊物宣揚信仰的自由,更何況是其他的基督徒。
他進而指出,天主教週報一方無法證明「阿拉」一詞是基督信仰的基本教導。而該詞彙卻在回教的《可蘭經》中寫明是稱那「唯一的神」的名詞,這也是是在國家憲法內有所註明的,又指任何降低該詞彙所富有的神聖意義之舉動等於對國家憲法不敬。
天主教週報的主要顧問Porres Royan指出,「阿拉」字眼在使用馬來語的國家中,無論是作為敬拜還是信仰指南的用途,都有著重要的地位。目前,部長所做出的舉動已經超越了印刷報章和出版法令的範圍,因為該法令不是用來限制宗教團體實踐信仰的。
他更澄清,天主教週報的發行主要流傳於信徒之間,並不是給非會員的大眾讀物,更不是供穆斯林羣體阅讀的,因此理應沒有所謂「混淆和誤解」的問題。
馬來西亞高等法庭14-15日連續兩天聆審了雙方辯詞之後,宣佈將在12月30日繼續審理案件。
相關新聞:
大馬天主教《先鋒報》新婆羅州版印刷遭拒(2009.11.16)
馬來西亞政府拒基督徒請願一萬本《聖經》仍扣押(2009.11.05)
馬來西亞政府充公超過15,000本《聖經》(2009.11.05)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