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客《星火飛騰》的何耀輝投身舞台劇半世紀,他的人生亦如戲一般高潮迭起,而信仰卻伴隨著他走過生命中的每個情節。
何耀輝三四歲時便隨母由廣州走難到香港,然而他們人生路不熟,便到九龍城浸信會求助,輾轉之間他的母親便到了一對西教士的家當工人。何耀輝便順理成章便同住在傳教士的家中,而他從小也在教會中成長。
早在中學時期何耀輝已與戲劇結緣,擔當戲劇主角,更由戲劇教育家鍾景輝博士親授戲劇學,使他對戲劇的興趣與日俱增。他後來在社工系畢業,曾任社工、行政的工作。
在教會中他擔任青年事工的執事,成立了兩個合唱團,亦不忘推出舞台劇。一次他的同學説:「聽説你在城浸當上男傳道,但你沒讀過神學。」於是他接受挑戰,在1973年赴美讀神學。上帝的安排奇妙,一段小插曲將他與戲劇更推進一步——當時學院表示收不到何耀輝的註冊申請,為保學生身份,他不情願地轉讀乏人問津的希臘文,然而上一、兩課後他便受不了,因此他索性轉修演講及戲劇,與戲劇再續「未了緣」。
在外求學的何耀輝在學期間體會到傳教士家庭無條件的愛。除了要應付繁忙的課業外,更迫切的是日常生活所需,而當年接濟他母子的傳教士家庭,也邀請何耀輝來到他們美國的家同住,使何耀輝無後顧之憂。他憶述:「他們知我忙,因此叫我每天把要清潔的衣服放左衣籃中。放學時衣服已摺好放左牀頭,我想起小時候我媽媽替他們洗熨,今時今日他們反過來照顧我,替我洗熨,這種愛心使我很感動。」
1976年畢業後,何耀輝於西確圖做電台工作,工餘時仍不忘戲劇,更開班授課,開始用專業戲劇事奉上帝。他娓娓道來:「我們的科目是按照一般大學的戲劇系而編,有演技、舞台化妝、燈光、服裝等,一共十三週,相等於大學的一季。畢業前要求學生排一齣戲,合格便頒授證書。我希望他們學習後,把知識帶回所屬機構、教會,在將來的演出是有水準,以此榮耀上帝、傳福音。」
除此之外,何耀輝又聯同一羣舊同學開辦一個名為「優品演藝坊」的劇社,進一步為福音工作出力。他説:「『優品』是希望表達我們的認真,並透過舞上的演出,帶給觀眾正能量。我希望觀眾看完演出後,還會反思剛才的戲劇帶出甚麼的訊息。」
雖然何耀輝寓工作於興趣,又為教會事工出力,但沒想到婚姻上卻曾遇上挫折。他説:「在第一段婚姻中,我太自以為是,最終導致離婚收場。但現在我仍不時與前妻敍舊,彼此問候。」經歷過一次婚姻上的低潮,何耀輝與現任妻子因戲劇而結緣,他説:「有一次我做導演,她是女主角,在合作期間覺得很投契,便互生情愫了。」二人在1997年結婚。
現年72歲的何耀輝除了享受退休生活,還不是帶領劇社演出,並把今年度即將上演的創作劇命名為《風箏》。他説:「如果人生無定向,就像風箏飄來飄去,沒有目的。但如果風箏的線是握在神手中,人生便有方向。」而他確信若是神喜悦的,祂必會有所安排,而人必不會缺乏。
何耀輝童年過上顛簸流離的日子,求學時寄人離下,更經歷婚姻觸礁。回想高低起伏的如戲,他説:「上帝呼召耶利米先知時,祂説:『我未將你造在腹中,我已曉得你。』原來上帝是我們人生中最好的編劇,也是最好的導演。每個人的一生都是精彩絕倫的劇,因為我們未出生時,上帝便知我們的人生路。《聖經》説我們成了一台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將上帝的劇本演到最後,走完當走的路,守著所信的道,那樣我們必定獲得最佳男主角或最佳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