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指中國天主教愛國會近日受到不利的評擊,指其多次未經羅馬天主教教廷许可自行祝聖,是直接向中梵關係宣戰,也在愛國會的信眾之間製造了混亂和緊張。
與梵蒂岡關係密切的《亞洲新聞通訊社》(Asianews.it)週三頭條報道,在兩天前的中國政府春節茶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接見了中國天主教愛國會領袖們。賈慶林期間發表講話,表示支持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倡導的「建設和諧社會」方針,旨在建設一個更加公正、均衡發展的社會;並一再強調宗教應該在「建設和諧社會」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根據另一官方媒體《新華社》報道,賈慶林要求中國天主教愛國會領導們「促進有助於實現和諧社會目標的宗教思想和活動」。
「宗教充分發揮其『積極因素』是十分重要的。」賈慶林説,「和諧社會應該保護宗教信徒,應該聆聽他們的願望以及要求。」
《亞洲新聞通訊社》分析指出,這番講話在《中國日報》公佈一項有關國民宗教信仰的民意調查數天以後發表的。該調查驚人發現中國大約有三億人認爲自己有宗教信仰,比官方統計數字遠遠超出三倍之多,意味著至少兩億中國人不在愛國會控制的官方機構內進行信仰活動。《亞洲新聞通訊社》認爲原因是「沒有人願意接受愛國會對信仰的控制」。
《亞洲新聞通訊社》進一步揭示愛國會的運作有许多的問題,比如天主教愛國會擅自出售、出租教會的房地產,所得收入並沒有用於教會的福傳事業。這項指控沒有明顯證據,可是有關天主教愛國會多次未經羅馬天主教教廷许可自行祝聖,《亞洲新聞通訊社》指出已經足夠在愛國會的信眾之間「製造混亂和緊張」,因爲「有些教友害怕看到一個獨立的、拒絕與教宗關系的團體出現和發展」。
正如去年11月30日愛國會進行非法祝聖以後,梵蒂岡發表的公報特別強調了這一點:「這一系列冒犯中國和世界每一名天主教徒宗教情感的極其嚴重的行為,是不符合天主公教教義的教會觀點的結果和後果;破壞了教會聖統制基本原則。」
一直非常關注中梵關係的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樞機,是教宗的中國政策顧問,也是教廷跟中共溝通的中間人。上月中,他被邀請赴梵蒂岡參加特別的對華政策會議。陳日君返港後接受傳媒訪問時指出,「教廷對於中國一向採取妥協的態度,但已產生壞的影響」,因此他呼籲梵蒂岡對華政策宜更加堅定。
據悉,香港親共媒體《文匯報》從2月12日起連續多日刊登了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劉柏年的文章或聲明,《亞洲新聞通訊社》擔心這是一場展示愛國會實力的戰爭,這種的態度不論對中梵關係,或者中國天主教徒之間的和平穩定會有不利的影響。
-
更多青少年意識到社交媒體弊端 卻難言「戒斷」
雖然當代青少年不再熱衷成為網紅,但TikTok和YouTube已成為他們觀察世界的「數字窗口」。皮尤研究中心最新調查顯示,越來越多青少年認識到社交媒體的負面影響,但距離大規模遠離這些平台仍為時尚早。
-
西方主導時代即將終結?亞洲領袖呼籲建立新型教會夥伴關系
在巴拿馬舉行的第三屆「基督超越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COALA 3.0)全球大會上,馬來西亞衞理公會榮休主教華勇博士發出強烈呼籲,敦促全球南方教會領袖承擔全球宣教使命的領導責任,並建立不受西方神學主導或財務依賴的真正夥伴關系。
-
梵蒂岡歷史首次 教宗方濟各葬禮使用普通話禱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濟各葬禮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話禱文創造了歷史。作為耶穌會的一員,方濟各似乎決心追隨早期耶穌會傳教士前往中國的腳步,並希望改善與中國的關系。
-
記者揭跨性別產業內幕:超人類主義、企業政治利益合作圈
一篇深度報道揭示,美國富商和企業在推動跨性別產業的背後,可能暗藏著一個更大的動力——推進超人類主義(transhumanism),以及無窮的經濟利益。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