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華爾街抗議活動在不足一個月內席捲全美主要城市,並已透過臉書、Twitter等社交媒體在全球範圍內蔓延,連遠在香港和台灣的民眾也加入其中。
日前有網民在臉書成立「佔領中環 Occupy Central」專頁,呼籲民眾在10月15日到中環交易廣場集合。召集人聲稱會在下午2時舉行一次公開論壇,討論「佔領」的意義、外國佔領的經驗、為何要反資本主義等,從而商討佔領的具體行動。至今已有逾1,700人按「讚」以示支持。
有很多網友開始在專頁上傳圖片設計、影音片段及文章來抒發對金融巨鱷的不滿,指他們貪婪自私,建立他們的資本金權王國,同時向活在貧窮線下的基層表達關注,亦繼承美國佔領華爾街抗議活動的口號「我們都是99%」,聲稱要「從1%的人手中,¬奪回我們應得的經濟成果」。
佔領華爾街抗議運動,自9月17日起由一批示威者在華爾街附近的祖科蒂公園(Zuccotti Park)紮營開始的。美國經濟長期不景氣,貧富懸殊情況惡化,連中產人士也受到嚴重打擊的情況下,人民對公共政策及社會機制存在不滿與懷疑。示威者手上的橫額寫著「停止掠奪中產階層」、「我們是百分之九十九」來反諷百分之一最富有的美國人擁有太多。
雖然這本來只是一個不滿社會不公、企業貪婪的少數羣眾運動,但通過網絡、社交網站,以及媒體的廣泛報導,抗議運動迅速蔓延至全美的主要城市,至今在三藩市、洛杉磯、休士頓、華盛頓特區等地已有相關的組織進行有規模的行動。至目前為止,抗議運動從未有減弱的趨勢。
台灣方面,有網友在月初透過臉書發起「佔領台北 Occupy Taipei 運動」,邀請民眾一同在10月15日早上10點,在台北101大樓前門口集合,一同進行和平示威活動,現有超過3,500人按「讚」。
相關新聞:
佔領華爾街升級 湧入紐約豪宅區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