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華裔指揮家林望傑博士:認識神是一生最大的神蹟

林望傑博士是唐崇榮國際佈道團副團長,現任美國聖地牙哥交響樂團首席指揮。趁著林博士7月底到紐約指導唐崇榮佈道團聯合詩班,本報記者與林博士進行了簡短的訪談。

談及自己初信主之時,林望傑博士表示:「我生在印尼,從小生長的家庭是拜偶像的,但租我們家作幼稚園的武漢來的基督徒李枝秀老師邀請我上主日學,慢慢就跟著信仰。我4歲時開始學習鋼琴,跟著司琴。」林博士15歲那年,深感自己是個罪人,非常需要耶穌,那時與母親一起受洗接受耶穌。他還説:「信仰與音樂這是神給我的最大恩賜。」

整個人生本身都是神蹟 最大的神蹟是認識神

作為印尼出生的全球華人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國際指揮家,林博士被問及神在他身上的帶領或自身經歷過的神蹟時,他的回答是:「我認為神蹟就是神所給的,非人要來的。我的整個人生都是神蹟,最大的神跡是神把救恩帶到我們家來。我在印尼這樣的地方出生,神卻使我們家能認識他。因著神的救恩,李枝秀老師介紹我去主日學,之後我妹妹與家人也開始去教會。」

「神也把音樂帶到我家來,我開始在教會學習鋼琴、司琴。神給了我恩賜,又給我願意學習的心,神還開了许多道路。在著名的克裏夫蘭管絃樂團26年指揮的生涯也是很大的神蹟。」

林博士回憶説:「小時家中還很窮,但我得以獲得音樂比賽的大獎,因此得到洛克斐勒獎學金要來美國讀書。不久,一位來印尼度假的茱麗亞音樂院教授聽了我彈琴之後,馬上推薦我參加5週之後茱麗亞音樂院的考試。最後我通過了這個考試,轉赴茱麗亞音樂院深造。」

他感恩地見證:「神所給的祝福常常是出人意外的。一生來看,神在上面引導我的道路,為了榮耀神的名。如果你侍奉神,這些服侍不會白費。愛主的話,神必用。」

林博士在談到工作上的困難時説:「音樂不像物理、化學這些,音樂非常主觀,聽了同一首曲子,可以有人説好也有人説不好。古典音樂一直被認為是歐洲音樂家的更好,這樣的情況下你若能比歐洲音樂家好很多才能得到承認。這一點是很難。開始雖有些挫折,過程中也灰心過,但是這些經歷讓我知道,現在得到的都是神所給的。」

上帝的話像兩刃的劍

林博士是11歲的時候開始聽到唐崇榮牧師的講道,15歲時在計志文牧師佈道會上決志信主的。他分享説,「上帝的話像兩刃的劍,在祂的話語下,人心自己責備自己。現在與唐牧師也是很好的朋友,我倆彼此也都有看到對方不足時,給予勸誡。」

唐崇榮牧師佈道團事工1978年兩人開始

唐崇榮牧師第一次來美國佈道是1975年。1978年美國佈道團成立,最初兩人一起同工。林博士一直作為佈道團義工來服侍,「唐牧師的佈道至今已超過 3,000萬人次聽,但是多次佈道會他常是自己去機場。神的僕人一直在各地熱心為主做工。」他還分享説,「他在多年一起的服侍中,深知神給唐崇榮牧師的呼召、感動,和他的心思。」

唐牧師可以針對華人特別是知識份子的需要來講解信仰、解答問題。林博士表示,在上個月就有500位教牧傳道人從中國大陸前往香港參加5至6天的進修會。現在佈道團都在多個華人集中的大城市佈道,現在來聽佈道的有時達70%是中國大陸來的。

林望傑博士4歲開始學習鋼琴,18歲赴茱麗亞音樂院深造。林博士進入耶魯大學後在Otto-Werner Mueller的指導下,攻讀管絃樂指揮的音樂博士,並於1985年5月取得音樂藝術博士。由於林望傑尊重原譜、擅於處理音樂表情與張力的指揮特色,使他能成為同輩中少數與全美各地主要樂團共事過的指揮。他曾合作過的組織包括美國國家交響樂團、洛杉磯及紐約愛樂交響樂團等。他還擔任過美國排行前5名的克里夫蘭管絃樂團連續多年的駐團指揮。他現任美國聖地牙哥交響樂團首席指揮。

1995年春季,林博士指揮上海交響樂團,這亦是他在中國大陸的首度演出。到了2009年,林望傑夫婦連袂中國愛樂樂團於北京演繹經典《藍色狂想曲》,年終他則再指揮世界華人節日交響樂團的新年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