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崇榮雅各書解經講座:論舌頭

「若有人在話語上沒有過失,他就是完全人。」
自上週前往非洲佈道後,唐崇榮牧師本週三晚上再次於台北懷恩堂進行雅各書講解。在正式開講以先,唐牧師簡單的為會眾講述了在非洲佈道的情況和播放了相關的影片。隨即便開始了當天要講解的經文─雅各書3章1-12節,內容是關係到個人「行為的實踐」。

基督教不僅是對基督的信仰,還包括對基督的實踐。唐牧師説,在今天,釵h的教會都普遍存在著分隔、二元的本性,就是「知」和「行」兩者相對而又對立的關係。甚麼才是對真理的追求?簡單來説,就是領受從神而的話語,並使之活化在生活裡,這正是上帝的道的可信性和可行性,並靠著聖靈的引領,使我們得享新的生命和生活。

對舌頭的控制是實踐的第一關

唐牧師強調,信心是行為的根基,而行為就是信心的果子。這兩者是可以相互驗證的,換句話説,行為就是對信仰的實踐。接續當晚的主題,唐牧師説明瞭舌頭的重要性及其背後的危機,正如聖經上的教導,「若有人在話語上沒有過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雅3:2)

「我的弟兄們,不要多人作師傅,因為曉得我們要受更重的判斷。」(雅3:1) 唐牧師説,喜歡教導別人的,就必須曉得怎樣待人並怎樣待自己。常常抱著「求師」的心,這樣才能得以完全、甚至更完全,所以,好為人師的,就應當受更重的判斷,並嚴格的追討自己。釵h人對別人有要求、卻對自己沒有要求,但這些指責人的根基在哪裡呢?

唐牧師説,我們應當祈求上帝給予智慧、能力行我能行的,而雅各書3章1節的經文,就是要警誡為人師長的,要在原則和標準上追討自己,以真理來追討別人和訓練自己。所以,教會真正的復興,是要建立在力行、示範,並對自己的追討和真理的實踐上。正如兒女對父母的尊重,是建立在父母的榜樣上,為人父母的應樹立榜樣,而免於對孩子的規範和責備。

在教導別人的事情上應當緊守師尊

講道、解經,該照著正義來分解上帝的話語,並以總原則來瞭解聖經,要以更多的奶狴h追求自己,…從深奧的地方入手、且要想透,並以淺白的話説出來。唐牧師説,要想得深、講得淺,想得多、講得少,並想得正、講得敢,這樣就能作別人的老師。所以,在教導別人的事情上,應當緊守「師尊」、並「自尊」和「自重」的同時,也要勇敢的作、細心的作,這樣就能成為很好的師表。

「我們都有錯失、且沒有覺悟的毛病,也就是隱而未顯的罪。」唐牧師説,倘若人要勒住身體、就應勒住舌頭。正如雅各書的作者,多次引用比喻來強調,舌頭雖為百體中的最小,但卻具有作用性、關鍵性和危險性。這也是在整本聖經裡,引用例子來説明最多的部分。

首先的是「嚼環」,嚼環放在馬的嘴裡,就能控制牠的方向和能力。人為何能指揮萬物呢?舌頭好比一匹野馬,並為害甚大、且超乎我們所能估計的。在羅馬書的經文裡,有説到關於「肢體」和「整體」的貢獻,就是要作義的器皿,進而成為活祭去事奉神、並蒙衪的悦納。説話,若能説出合乎主、有益和建造的話,便能建造屬乎主的生活、而非是敗壞人的生活。正如主耶穌説的,口出的語言就能呈出那人心裡的意思。

唐牧師總結説,以愛神愛人的動機,來約束自己的舌頭。本著榮耀、正義、造就和和睦的心來説話、便能結出生命的果子。是屬乎靈性的原則,口裡所出的應當是頌讚、祝福和教導真理的話。



唐崇榮牧師講道報道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