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跨教会妇女事工倍恩事奉中心主办一年一度的妇女特会14日晚至15日下午假Santa Clara的Hyatt Regency Hotel隆重举行,聚集了来自三藩市湾区12间教会的一、两百位姊妹,一起来装备成"天国女才"。
已经连续举办第九年的倍恩妇女特会今届主题为"天国女才"。随著时代改变,姊妹无论在家庭、教会和社会里面要扮演的角色越来越繁复,倍恩的其中一个使命就是帮助妇女找到自己的角色与价值,活出神创造女人时所赐予的独特的命定,让姊妹们成为神手中的器皿、神国中无可替代的一员。
倍恩事奉中心创办人刘梅蕾师母在14日晚"天国女才"特会的第一个主题信息里,就引用了以弗所书二章11节的经文"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来勉励姊妹们,姊妹既是神手中的工,每位姊妹身上都是有神的心意的。在神建立祂的国度的计划中,必须有"材料",而神定意每位姊妹都是其中的一个"材料"。
接著刘师母用以士师记九章8-14节的经文来说明姊妹们要具备怎样的心志来成就"天国女才"。这段经文提到三种树,分别是橄榄树、无花果树和葡萄树,众树木希望立其中一棵成为它们当中的王,但三颗树都忠于发挥自己的能,不愿离开本位。刘师母说,这三棵树可用来比喻人,姊妹要成为"天国女才"(材料),活出神在她们身上的心意,发挥她们的恩赐,也需要有这份的坚持。
刘师母逐一解释每棵树独特的能,也盼望姊妹们可以发掘神在她们身上的恩赐,活出命定。首先是橄榄树,橄榄树说"我岂肯止住供奉神和尊重人的油、飘飖在众树之上呢"(士九章9节)。作为基督徒,我们时刻不能忘记事奉神、尊重人这两件很重要的事情。每年都去以色列做祷告行进的刘师母对当地常见的橄榄树有深入的了解。她说,橄榄树从肉到壳都有很多用途。尤其是橄榄油,是从橄榄被榨压并经过多重提炼而成为不同种类的橄榄油,沉淀较低的是食用油,沉淀较高的可用来取火,甚至连橄榄渣也可以造成肥皂。
刘师母勉励姊妹们,橄榄油之所以能有这么多的用途,是必须经过被榨被压的过程,因此女人在一生的过程中,想要服事神、服事人时也许也会经过很多的磨练,有时候会感到自己被榨被压得不行了,但这都是必经的过程。刘师母再说,"破碎会在我们的事奉中带来极大的能力"。
第二棵树是"无花果树",它说"我岂肯止住所结甜美的果子、飘飖在众树之上呢"(士九章11节)。人人皆知,无花果树的果实是非常甜美的。刘师母笑说,姊妹们也是一样,神创造她们也愿意她们有这样的甜美显出来,每位姊妹都是Sweet Lady。
那么姊妹如何可以结出"甜美的果子"呢?姊妹们最需要学习的是"嘴唇的果子",口中要常常说出赞美、安慰、造就人的话语。更深一层来讲的话,这种话语是需要从心发出的,所以姊妹们也要学习有一颗"甜美的心"——即是祝福人的心、赞美人的心、欣赏人的心。另外,圣经讲无花果的时候,它也是一种具有医治能力的果子,贴在疮疤上,溃烂的皮肤就会恢复了。刘师母也希望每位姊妹可以得著医治,并成为医治的恩膏涌流的管道。
最后讲到葡萄树,葡萄树说"我岂肯止住使神和人喜乐的新酒、飘飖在众树之上呢"(士九章13节)。葡萄是用来酿酒的,而新酒在圣经里面指的是圣灵的工作,如使徒行传二章1至13节就描述了五旬节圣灵降临的时候,使徒们被圣灵充满,好像被"新酒灌满了"。彼得被圣灵充满的时候起来讲道,就有三千人信主。我们也要祈求被圣灵充满,好让神所赐的恩赐和才华都可发挥出来,使人和神都得喜乐。
刘师母说,耶稣的母亲马利亚正是使人和神都得喜乐的葡萄树的最佳例子。马利亚在年轻的时候,心中就有为神做大事的心志。当天使告诉她要怀孕生子的时候,对于一个未婚的少女来说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她就愿意天使的话在她身上成就。她来到亲戚以利沙伯面前,两人所怀的胎就在腹里跳动、被圣灵充满,马利亚即向神献上美丽的颂歌"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神我的救主为乐",可见马利亚是一个专心讨神喜悦的人。
此外,马利亚也有敏锐的心,常常乐意去解决人家的难处。在迦南的婚宴上,主人家的酒喝光了,这是一个极大的问题,马利亚就到耶稣那里求他帮助解决这个问题,怎料耶稣竟然对他的母亲说"我与你有甚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可是,马利亚却没有因此而沮丧或者大发脾气,她就去对仆人说"耶稣告诉你们甚么、你们就作甚么",显示了她的信心和信任。后来马利亚潇洒地离开了,但后来我们看到因为她所做的,成就了一件伟大的神迹。马利亚里面真的有那颗愿意人和神都得著喜乐的心。
最后,刘师母鼓励姊妹们,要成为天国才女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姊妹们很容易把自己跟别人比较,总是羡慕别人有的才干,却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做。可是在神国中被神使用,不一定是做一些很难很不寻常的事情,神是往往通过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事情来使用我们的。即使只是一些个人兴趣,也可以成为神国的"材料"和神手中的器皿。刘师母希望姊妹们都可以看见神在她们身上所赐予的,活出命定。
更多倍恩妇女特会"天国女才"的信息,本报将陆续报导,敬请留意。
-
香港一牧者解析"离堂文化" 敦促传统教会自我改革
研究历时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会普查》数据上月底发布,引发关注,显示香港教会正面临明显的"离堂趋势"。
-
在教会谈论政治可以吗? 台湾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议题难以避免,对"教会里对是否应该谈政治"的问题,众说纷云。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群体中面对政治讨论?台湾基隆教会本堂传道庄迺民近日在YouTube频道提出三大思考重点供信徒参考。
-
德国"无宗教信仰者"人数首次超过天主教与新教信徒
根据德国"世界观信息服务"(Fowid)研究小组2024年最新公布的调查结果,德国无宗教信仰者人数首次超过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无信仰人群成为该国最大的"宗教"群体。
-
中国宗教局五月起强化规管外国人宗教活动
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4月1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新规例于5月1日起施行。这是2010年后,宗教局再次修订《实施细则》,进一步规管境内外国人的宗教信仰活动。
-
中梵主教任命协议、祝福同性伴侣:教宗离世留下的争议
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在刚过去的复活节星期一清晨离世,他在任时与中国政府签署《中梵双方关于主教任命的临时性协议》(简称《中梵协议》)引来主教任命问题,而批准神父为同性伴侣祝福亦备受福音派人士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