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情資訊對家庭和個人的破壞究竟有多大?據駐華盛頓的家庭研究委員會2日發表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色情資訊可謂是家庭破裂的「無形殺手」。
家庭研究委員會的Pat Fagan博士表示,這份報告是一個突破性的檢討,發現接觸色情資訊對原本旨在創造生命的家庭有怎樣的代價。今日的男人、女人甚至小孩被色情資訊所包圍,而且別人都説「這些東西無傷大雅,只是一點的娛樂而已」。
通過這個研究,Fagan博士確定「色情資訊腐蝕人們的良心,使夫妻間的不信任滋生,令千萬女性的人格被貶低…是真真正正的人際關係和感情毒藥」。
在研究報告中,色情資訊被定義為「破壞夫妻本質關係的性愛影像。」據美國婚姻事務律師學院報告顯示,離婚個案中有68%與夫妻其中一方在網絡結識了新的情人有關,56%指另一方沉迷色情網站,47%的離婚夫妻終日沉迷電腦,而33%則有長期進入聊天室的習慣。
Fagan博士表示:「結婚率不斷下降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但是卻少有人討論接觸色情資訊與家庭破裂兩者之間的關係。數據顯示,色情資訊銷量上升,結婚率下降。」
研究同時反映出,在夫妻其中一方沉迷色情的家庭中,有三分之二表示失去與配偶發生性行的興趣,夫妻雙方都認為看色情資訊是對對方不忠的表現。Fagan博士評論直指,色情資訊是「家庭的無形殺手。」
研究顯示,男性看色情資訊的慾望和時間較女性高出六倍。有接觸色情資訊的習慣的男性比較傾向接受異常的性行為、性侵犯、亂倫,甚至強姦的畫面。更嚴重的是男性開始將女人,甚至孩子視為「性對象」。此外,沉迷色情會導致自尊心下降和削弱正常社交生活的能力。
在青少年當中,看色情資訊的通常是喜歡追求刺激和快感的人、對生活厭惡、喜歡用很快的網速,交比自己年輕的朋友。看色情媒體可以破壞青年人健康性觀唸的發展。
研究指出,隨著數碼媒體及互聯網的發展,家長、監護人及社區在青少年的社交生活中所佔的部分越來越少。
Fagan博士警告:「習慣性觀看色情資訊可瓦解人與人之間的生活及互動所帶來的家庭、朋友及社會關係。因此,堅固這些關係是對抗破壞性的性慾望的最有效防衞。」
堅固關係是指培養感情和互相依賴,特別是夫婦之間及親子之間。除此以外,家長對孩子上網的監管也是另一關鍵的防線。
Fagan最後呼籲政府重新審核對色情資訊湧現放縱的態度,特別是色情網站。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