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深度分析教会产生冲突的原因后,北美华神行政部主任李光陵牧师进一步分享教牧面对冲突应时有的心态。他表示,若要战胜教会冲突的巨大挑战,教牧首先应知晓面对冲突的理由。
教牧需要保持教会的合一与和谐
李牧师表示,面对冲突的目的不是要争论谁对谁错,而是要寻求教会的合一与和谐。哥林多教会之所以成为"问题教会",不在于缺乏恩赐,而是归咎于纷争不断,缺乏追求合一的心志。
牧者蒙召牧养群羊,"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是他的职责所在。当牧者能够把冲突的焦点重新调整到教会的合一与信众的和谐时,个人的得失利益就能够在基督的十字架面前放下,"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教牧需要正视罪恶的毒酵与影响
李牧师又补充说,教会追求和睦不能以牺牲立场为代价,即不意味著教会必须包容罪恶,隐瞒事实。例如保罗面对哥林多教会乱伦、伤风败俗的事件,就毫不妥协。
"掩饰罪恶,逃避问题并不是教会和牧者应有的态度。找出罪恶的根源或问题的症结,才能诚实地面对真理,带出真正的顺服与生命的重建。"他说。
他认为牧者需要帮助落在试探与罪恶中的人了解,因为只有在基督里,人才有被基督的宝血赦免、饶恕、洁净与更新的可能。
教牧必须肩扛起化解冲突的责任
一般人都不喜欢面对冲突,牧者也不例外。"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是华人既存的处世之道,但运用在教会中必须小心谨慎。
李牧师表示圣经对此问题的原则是,教会内的冲突应该由教会来处理,牧者不能袖手旁观,要及时担起化解冲突的责任,以避免问题在教会中发酵,以致于影响了全教会,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例如保罗除了指责哥林多教会在处理道德性的犯罪没有尽职之外,还指出他们在处理信徒之间的纠纷上也显得软弱无力。所以,今日教牧都不能对教会冲突默不作声,而是效法保罗挺身而出,扛起责任。
未完待续,敬请留意
相关新闻
北美华神李光陵牧师畅谈教牧与冲突化解
-
AI专家Moses Wong访谈(二):人工智能的"属灵维度"
人工智能会有"灵魂"的维度吗? 作为基督徒,Moses今篇还会以具科学性的"属灵维度"的层面,从少为人注意的角度,为我们探究有关AI与"外星的智能"、属灵存在(Spiritual Beings)等等的关系。
-
卡钦斯博士:青年人比我们想的对耶稣更开放
尽管不少教会年青人正在减少,但根据巴纳研究所(Barna)的研究,美国77%的Z世代表示愿意学习耶稣的教导。教会有机会吸引这一代人,但前提是——与他们互动的方式需要改变一下。
-
福音派牧师葛福临劝特朗普不要使用粗俗言语
美国福音派布道家葛福临牧师(Franklin Graham)劝勉特朗普在演讲中不要使用粗俗语言,他相信已在他身上产生了效果。他亦关心粗俗语言对精神和文化的影响。
-
温伟耀博士的信仰思考(中)为何说大自然的创造者就是《圣经》中的上帝?
在论证了我们所看见的奇妙美丽的世界指向一位创造者的存在,以及为何无法用进化论充份解释大自然的奇妙后,温博士进一步将大自然所展现的设计特质与各宗教的神祇相比,发现只有基督教讲的"上帝"能与大自然的启示所匹配。
-
巨型天门教会创办人莫里斯牧师以儿童性侵罪名被起诉
美国巨型教会天门教会(Gateway Church)创始牧师莫里斯(Robert Morris)因涉嫌在1980年代对一名儿童进行猥亵,现面临著五项"猥亵或下流行为"罪名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