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深度分析教会产生冲突的原因后,北美华神行政部主任李光陵牧师进一步分享教牧面对冲突应时有的心态。他表示,若要战胜教会冲突的巨大挑战,教牧首先应知晓面对冲突的理由。
教牧需要保持教会的合一与和谐
李牧师表示,面对冲突的目的不是要争论谁对谁错,而是要寻求教会的合一与和谐。哥林多教会之所以成为"问题教会",不在于缺乏恩赐,而是归咎于纷争不断,缺乏追求合一的心志。
牧者蒙召牧养群羊,"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是他的职责所在。当牧者能够把冲突的焦点重新调整到教会的合一与信众的和谐时,个人的得失利益就能够在基督的十字架面前放下,"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教牧需要正视罪恶的毒酵与影响
李牧师又补充说,教会追求和睦不能以牺牲立场为代价,即不意味著教会必须包容罪恶,隐瞒事实。例如保罗面对哥林多教会乱伦、伤风败俗的事件,就毫不妥协。
"掩饰罪恶,逃避问题并不是教会和牧者应有的态度。找出罪恶的根源或问题的症结,才能诚实地面对真理,带出真正的顺服与生命的重建。"他说。
他认为牧者需要帮助落在试探与罪恶中的人了解,因为只有在基督里,人才有被基督的宝血赦免、饶恕、洁净与更新的可能。
教牧必须肩扛起化解冲突的责任
一般人都不喜欢面对冲突,牧者也不例外。"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是华人既存的处世之道,但运用在教会中必须小心谨慎。
李牧师表示圣经对此问题的原则是,教会内的冲突应该由教会来处理,牧者不能袖手旁观,要及时担起化解冲突的责任,以避免问题在教会中发酵,以致于影响了全教会,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例如保罗除了指责哥林多教会在处理道德性的犯罪没有尽职之外,还指出他们在处理信徒之间的纠纷上也显得软弱无力。所以,今日教牧都不能对教会冲突默不作声,而是效法保罗挺身而出,扛起责任。
未完待续,敬请留意
相关新闻
北美华神李光陵牧师畅谈教牧与冲突化解
-
皮尤研究:白人福音派仍是特朗普最坚定支持群体
皮尤研究周一(4月2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72%的白人福音派肯定特朗普的执政表现。皮尤宗教与公共生活项目研究员奇普·罗托洛指出,"白人福音派在各项议题的支持率上显著突出,该群体绝大多数认可现政府的施政方向。"
-
"5.1全球工作信仰日"洛桑及福音派联盟联合推出众多华人机构响应
洛桑及WEA推出的"全球工作信仰日"(GDFW)将于明日五一劳动节首次启动,在全球50多个城市同时举行,以祈祷和庆祝活动在职场中点燃信仰。
-
台湾牧师吴惠兰呼吁全球宣教更多包容女性、青年领袖及华语教会群体
在近日于巴拿马举行的COALA3.0(非洲、拉丁美洲与亚洲基督领袖会议)上,来自台湾的吴惠兰牧师作为全球宣教领导层中的年轻声音,为大会带来崭新视角。她呼吁全球宣教运动的未来需要更多包容女性、年轻一代及华语教会群体。
-
85岁华人名牧唐崇荣下周赴俄罗斯巡回布道 深入中亚挑战福音硬土
著名华人布道家唐崇荣牧师将于下周开启俄罗斯巡回布道之旅,以85岁高龄奔赴四城十场聚会。十场聚会中七场以华语主讲,三场采用英语宣讲并同步翻译成俄语及乌兹别克语,旨在突破语言壁垒触及更广群体。
-
更多青少年意识到社交媒体弊端 却难言"戒断"
虽然当代青少年不再热衷成为网红,但TikTok和YouTube已成为他们观察世界的"数字窗口"。皮尤研究中心最新调查显示,越来越多青少年认识到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但距离大规模远离这些平台仍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