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專訊】將福音帶到地極的使命如何完成、是否可能完成、需要用多久的時間可以完成?處在現在多媒體的時代,互聯網、電視、電影、電台、刊物等媒體的影響力遠超出想象。影音使團總幹事袁文輝在灣區異像分享 會上表示,藉助媒體的力量,這個遙遠的夢逐步實現。
如果用戰場來比如現今的潮流文化,「大眾媒體」就好像是敵人爭著要來佔領的第一個地方,由此可知大眾媒體的影響力。因此在這撒旦魔鬼掌權的世界裡,破壞福音、反真理、敵基督、色情、暴力等信息通過大眾媒體廣被流傳,橫行無道並逐漸成為主流。
袁幹事以近日香港演藝界藝人的慾照事件為例。事件一被揭發,即快速地在互聯網上散佈。即使走在街上,也隨處可見這些色情照片被登上雜志封面及報章頭條,達三個星期之久事件不斷被大眾媒體過分渲染。
「很多人表示,如果可以,他們不希望看見這些照片。」他指出不少市民對此事已經達到煩厭的程度。
袁幹事又指出,十年前香港的演藝圈很少人會承認自己是基督徒,甚至是排斥的。他坦言:「藝人會擔心,如果被人知道自己是基督徒,娛樂記者是不是會拿著這個可以指出你的不是。」加上觀眾普遍對於基督徒持負面的印象、有關基督教信仰的內容常在節目或影片中被剪去…種種違反基督教信仰立場的「傳統」的確存在於演藝界。
「無論你願不願意,基督徒確實是被孤立的。」他説。
令人欣慰的是,自從已故基督徒藝人喬宏在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得獎的見證首次被公開播映,再加上多年來基督教界在影音、媒體方面的積極參與;現在已經有更多藝人勇敢站出來承認自己的信仰,甚至在圈內形成一種流行。
袁幹事打趣地説:「如果有藝人説 “Praise God” ,還需要確定他説這句話是不是因為潮流。」
袁幹事從而帶出了通過媒體傳達福音的異象:「我們的下一代正在被傳媒喂養,如果福音的信息傳出來,整個城市會改變。」
許多人其實只是在等著能夠接觸福音的機會——「哪麼有什麼公共空間,無論電視台、電台、報刊,人一出街就能夠看見、就能聽見福音」?袁幹事見證去年香港的葛福臨佈道會做到了。 「我看見只要上下一心,三萬多人湧著來信耶穌。只要有時適當的場合、一起製造佈道效果,是會有人信耶穌的」。他總結説,只有適當運用媒體,是可以形成一股巨大的影響力,福音遍傳指日可待。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