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是淫亂邪靈?名牧指其非基督教主流

PastorChuang.
莊祖鯤牧師。(圖:本報資料圖片)
郭美江牧師從神獲鑽石的爭議熱潮還未退去,網絡又出現同是靈恩派背景的女牧師梁瓊月批評異教的短片。她稱觀音是邪靈、帶來淫亂的罪,引發輿論反彈。有名牧表態其言論不代表基督教主流觀念。

洛杉磯新生命全人醫治事工負責人梁瓊月牧師在講道中痛批佛教、印度教、回教,稱這些宗教的邪靈藉著異教徒傳到美國,還指觀音是不男不女的邪靈,帶來淫亂的罪,是造成華人三妻六妾的禍首。

梁牧師曾任愛修祈禱園醫治釋放事工主任,加州豐收神學院教務主任。雖然同屬靈恩派,但她卻不贊同郭美江牧師有關鑽石言論,表示強調這些外表彰顯神同在的經驗容易對人造成誤導。

潛心研究基督教與其它宗教哲學思想異同的波士頓真光協會創辦人莊祖鯤牧師接受本報專訪澄清「觀音是淫亂邪靈」的言論不是代表大多數基督徒的想法,並就其引發的爭議釋疑解惑。

觀音淫亂?邪靈?不男不女?

作為一名牧者,莊祖鯤牧師理解梁牧師的護教心切;但從學者角度來看,梁牧師論斷異教的言論經不起學界的推敲,內容多處出現明顯的錯謬,可以看出她對異教的認識一知半解,因此招惹批評不足為奇。

在莊牧師看來,「觀音淫亂」一説可能是梁牧師將佛教的觀音與印度教及喇嘛教某少數派別供奉的歡喜佛混為一談。事實上,源於印度的歡喜佛才是淫亂的,因為它就是男女面對面性交的佛像。

他也指出,無論是印度教或是喇嘛教,諸如歡喜佛這種提倡亂搞男女關係的佛像並不佔主流;而且這兩個宗教派別林立,有點類似台灣的「民間宗教」,包含成百上千種的宗教,信條與儀式五花八門。

另外,稱觀音是邪靈也和事實不符。莊牧師表示,印度教某派別的確崇拜邪靈,而且這也影響到喇嘛教的幾個派別。但他強調不能因為這少數派別崇奉性交、邪靈就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至於觀音為何「不男不女」,莊牧師解釋説,印度佛教的觀音本是男性,但傳到中國後,受漢人文化影響,逐步向女性形象轉化。而且佛教認為觀音能以各種形象向人顯現,所以其變男變女也説得通。

二分法思考妄下定論,濫用詞彙

除了宗教學術界的研究有限外,莊祖鯤牧師指出,梁牧師慣用二分法信仰框架來妄下定論的做法也是造成現今尷尬局面的主要原因。另外還不可忽視的是對某宗教詞彙的濫用。

據莊牧師所知,一些靈恩派教牧依賴簡單的二分法來理解信仰,很容易妄下定論。就拿聖靈而言,他們認為靈只有兩種:聖靈與邪靈。不屬於聖靈的,統統算到邪靈範疇。

提到「邪靈」,一般人腦海裏立刻浮現妖魔鬼怪、鬼附身的場景。但一些靈恩派教牧把不屬於聖靈的東西都説是有邪靈或鬼附。以至於某靈恩派背景的趕鬼聚會出現趕懶惰鬼、趕説謊鬼等令人費解之事。

莊牧師表示,這種二分法思考框架很有問題,讓「邪靈」一詞被濫用。他反問説,「難道連所有信奉達爾文進化論的科學家身上都有邪靈?難道當年抵擋耶穌的猶太教領袖也是被鬼附?」

莊牧師指出主流基督教往往比較接受的説法是,「凡阻擋人認識耶穌的,其背後都離不開邪靈的工作,是受撒旦的勢力所影響的。」

「所以,不該稱異教是邪靈,而是那些宗教背後都有邪靈的工作;換言之,撒旦在那些異教施加影響力,目的是攔阻人接受耶穌的救恩。」他説。

為此,莊牧師建議梁牧師勿再草率把所有撒旦的工作統統稱作是邪靈;在一些敏感的宗教用詞上,應採用比較約定俗成的定義與看法,這樣便於和公眾溝通,儘量避免誤解。
  • 2025年全球基督教令人擔憂的六大趨勢

    2025年全球基督教令人擔憂的六大趨勢

    全球基督教的發展趨勢中,有許多令人鼓舞的跡像,但並非所有趨勢都值得慶賀。一份全球基督教狀況報告揭示了一些嚴峻的現實,這應當激勵基督徒更加熱切地禱告,並堅定履行大使命。

  • 美副總統萬斯在CPAC談信仰:基督教不僅是道德準則

    美國副總統JD·萬斯(J.D. Vance)在2月20日的保守派政治行動會議(CPAC)上講話時談及個人信仰,他強調基督教不僅僅是一套道德原則,而是建立在耶穌基督死而復活的信仰之上。他也提及,信仰對他的個人生活和工作態度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他的發言被保守派評論稱讚有「非凡的福音清晰度」,也反映保守派領袖強調基督教價值觀對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 約翰·派博:牧師使用 AI 寫講道稿是「邪惡」的

    人工智能(AI)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其在各行各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今,也有牧師和基督教事工思考,AI 是否可以幫助他們更有效地完成講道、教學和通訊的任務。然而,知名神學家約翰·派博(John Piper)對此發出了強烈警告,他甚至用「邪惡」一詞來形容牧師使用 AI 生成講道稿的行為。

  • “上帝不會犯錯”:天生獨臂女孩 用行動回應所有質疑

    凱特琳·帕維(Katelyn Pavey)是一個真實的勵志傳奇。她天生只有一隻手臂,卻憑借堅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難,不僅打破偏見,還成功進入大學壘球隊,實現了自己的運動夢想。她用自己的行動向質疑者證明:“上帝不會犯錯。”

  • 背誦聖經的力量——寫在「全美聖經比賽」之後

    《紐約時報》2024年11月報道了在佛羅裡達州奧蘭多舉行的第16屆「全美聖經比賽」(National Bible Bee)。約360名兒童和青少年齊聚一堂,參與這項比賽,其口號是:“認識神的話語,並使祂被人認識。” 對於許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來説,最令人驚嘆的是,在15至18歲組別的比賽中,參賽者需記憶近1,000節經文,總計超過20,000個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