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水災和風災控制中央委員會6日發出報告指出,2日登陸東部地區的「米麗娜」颱風在該國造成至少120百萬美元的損失,死傷人數持續上升。這是自「凱薩娜」颱風襲擊後的兩個月內,再度遭颱風襲擊。
受影響最嚴重的區域是位於東部的Phu Yen省,72人證實死亡。此外,上千人無家可歸、20千學生無法上學。「米麗娜」颱風的襲擊帶來大雨,加上Phu Yen河因為無法容納水量於颱風襲擊首兩日排水,導致該區域爆發嚴重水災。
Phu Yen省政府表示,他們最關注的是因水災而受困災民缺糧的情況。這些災民的家園已經被大水淹沒,加上土崩、惡劣的交通情況等,亦使救援工作難以展開。
聯合國報告指出,越南是全球氣候變化下面臨危機的十大國家之一。該報告稱直至2070年,中部區域平均上升2.5攝氏,平均雨量也會增加19%,水平線上升45釐米。令人擔憂的是,水面温度上升將引發更強大、更持久的颱風。
較早前9月末的「凱薩娜」颱風已經影響了3百萬人的生活,颱風亦毀壞道路、學校、診所、農耕地等設施。這使大部份收入依靠農作物的越南人民失去生計。
國際基督教賑災組織「教會共同行動」針對越南的颱風情況表示,長遠的救災計畫莫過於事前防備。該組織更著重於重建、修復、減低災難危機和氣候變化的工作。這包括房屋、人民生計、食用水、排水系統和衞生設施、環境等層面的建設,例如建造更堅固的房子、研發生命力強的種子、協助人民從多方面獲取收入等。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