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專訊】出生於丹麥的凱倫‧布裏森(Karen Blixen)以筆名狄妮森(Isak Dinesen)用英文寫了「芭比的盛宴」。該故事並非述説美食,而是説明神恩典的比喻:一件禮物,花費了贈予者的所有,領受的人卻分文不付。較後,這本著作於八○年代拍成電影,成了經典之作。
故事內容圍繞在狄妮森挪威泥濘路與茅舍的貧苦漁村內,一個白鬍子牧師和他兩個女兒帶領的一小羣嚴謹的信義宗信徒。該地僅有的一點點引誘這村人的屬世享樂,也悉數被這派人唾棄。他們都穿黑衣,只吃清水煮魚,以及麵包與水再加一滴酒煮的麵糊。一天,不速之客芭比闖入這羣早已與世隔絕的羣體,默默服侍他們12年。
在她獲知自己贏得巨額獎金後,在臨走前提出為大家做一頓地道的法國大,將贏來的一萬法郎全用在酒席上,花得一文不剩。
晚宴上有著這段話:「我們都聽人説過恩典在宇宙間可尋見。然而出於人類的愚眛與目光短淺,我們竟以為屬天的恩典是有限的....但是當我們眼目得開那一刻,我們看見也體會到,恩典是無限的。諸位親朋好友,恩典無求於我們任何東西,而單單要我們充滿信心等候領受,並心存感恩宣述」。
十二年前,芭比來到這羣沒有恩典氣息的人當中。身為馬丁路德的追隨者,他們每個星期天聽恩典的信息,卻在其他天想要藉著敬虔與苦行贏取神的喜愛。結果恩典以筵席的面貌臨到他們。芭比的盛宴,千載難求的珍饈就如此為一羣根本沒有做什麼的人鋪張。恩典以其慣有的方式臨到那座小漁村:免費、沒有附帶條件、對方請客。
資料整理自:
楊腓力《芭比的盛宴》http://www.campus.org.tw/public/cm/cm04/9904-5.html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