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2011年(台灣民國一百年)雙禧年的特別時刻,負責籌劃台灣國家祈禱早會的牧長團隊決定於明年元旦在台北小巨蛋舉辦一場聯合敬拜禱告大會,邀集眾教會弟兄姐妹一起到神面前,藉讚美、認罪、感恩、宣告禧年的來臨,同時帶出宣教使命、歡呼收割季節來到。
「禧年」出自利未記廿五章,每七年有一個安息年,土地休耕、不種不收,每七個安息年之後再加一個安息年,則稱為「禧年」,而五十年才一次的禧年又稱為「自由年」,因為在這一年,人經歷完全的自由,包括奴隸得釋放、各歸本家、債務免除等。台灣民國一百年「雙禧年」的難得時刻,牧者們盼望藉聚會建立國家祭壇,於年初有目標的宣告台灣歸耶和華為聖。
談到明年元旦的活動,大會召集人、台北靈糧堂周神助牧師表示,他不希望大家為了禧年忙碌奔波,最後累得以後都不想再聽到「禧年」,而是能夠真的來到神面前安息。因此小巨蛋的聚會中,有一個全台灣的禱告祭壇,重點在禱告加上音樂配合。
目前大會敬拜環節已確定由原住民代表、音契合唱管絃樂團、天韻合唱團、讚美之泉、約書亞等五個樂團一起配搭事奉 ,曲風涵蓋經典與現代創作,「然而聚會中神同在才是最重要的」,周神助牧師強調,盼望大會能達到,「只見耶穌不見一人,並在屬靈的深度和方向帶來長遠影響力。」
本次大會主題訂為「從國家的雙禧年進入宣教的三禧年」,也就是從2011年(雙禧)到2015年馬雅各來台宣教一百五十年,歡慶禧年同時展望宣教使命,讓台灣教會預備好邁入宣教的下一個五十年。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