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東部的飢荒持續,引起了全球的關注。眾多基督教機構正在積極回應災情,往受災地區發送糧食。在非洲服務已久的世界宣明會,目前在索馬里、肯尼亞、埃塞俄比亞正加緊進行180日的救援計劃。
宣明會東非區域副總裁查理(Charles Owubah) 剛於八月初到訪肯尼亞東北部Lokori 視察災情,雖然目睹很多營養不良的兒童生命危在旦夕。
查理説:「單在我到訪那天,就有457名兒童前來(宣明會醫療中心)求助。現時東非有二百多萬名飢餓兒童,生命受到威脅。如果再得不到適切援助,相信約50萬名兒童很快就會死亡。 」
他還提及食水危機:「在Lokori 遇到的挑戰,跟糧食危機所遇到的一樣大。好像那天早上,我預期能見到宣明會一輛運載食水的卡車,卻因為鄰近部落的突襲而作罷。」
查理指出,清潔食水是宣明會在肯尼亞推展救援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從十二月到六月,宣明會已用卡車為當地災民運送超過1,000萬公升清潔食水,亦計劃分派13,471公噸糧食,應付當地超過40萬人的迫切需要。
然而,可幸的是,查理在宣明會多年推行發展工作的地區看到了希望。距離Lokori 少於一小時車程的Morulem社區在如此艱難的天災中,依然保持糧食出產,村民可保持一天三温飽。
查理介紹説:「這裡一片翠綠,750 畝的田地快將大豐收,包括高粱、玉米、牛豆、西瓜和不同蔬菜等農作物。好景的時候,他們一年甚至能夠收割三次呢!2,300名農民和他們的家庭,在宣明會水利項目的幫助下,都可以自給自足,不需要糧食援助,而孩子們亦長得十分健康。在沒有推行水利項目前,居民一天只能吃一, 但現在他們三
都不缺。」
自2001年起,Morulem社區接管及自行管理宣明會的水利項目,經過多年努力,他們早於2006年就有能力捐贈出100袋玉米,予當地政府作舒緩糧荒之用。
因著Morulem 社區的成個案,查理看到了希望。他呼籲説,只要大家能夠盡力施以援手,縱使乾旱依然存在,孩子們是可以上學讀書,健康成長,未來也滿有保障。
宣明會現正於受災地區加緊救援力度;同時亦委派了評估隊伍到埃塞俄比亞的Dolo 、肯尼亞的Dadaab 難民營,以及索馬里作災情評估。宣明會希望於全球籌得1億美元,以幫助超過100萬名災民。
世界宣明會對東非災情的調查報告指出,索馬里已有逾50萬災民逃至埃塞俄比亞和肯尼亞的難民營求助。現時,災民人數高達370萬。
在肯尼亞, 未來數月的糧食危機狀況並不樂觀。連續兩季都沒有下雨;東北部某些地區,更持續兩季以上沒有足夠的降雨量。數以百萬計的牲畜垂死掙扎,糧食生產大受影響。北部和東北地區正陷饑荒的邊緣。350萬人的生命備受威脅。
在埃塞俄比亞,長期乾旱令牧區缺水缺草,無數牲口紛紛死去。預計於受旱災影響最深的地區,營養不良的個案將進一步增加;450萬人正處於危難之中。另外,旱災已蔓延至坦桑尼亞,受災人數約有50萬。
世界宣明會同時呼籲基督徒為非洲飢荒禱告,求神記念在糧荒中飽受飢餓的兒童及家庭,讓他們在睏乏中仍感受到從神而來的安慰及飽足;又求神保守當地的救援及發展工作,讓飢餓的人得到及時的幫助,而兒童的健康亦得以改善。
-
西方主導時代即將終結?亞洲領袖呼籲建立新型教會夥伴關系
在巴拿馬舉行的第三屆「基督超越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COALA 3.0)全球大會上,馬來西亞衞理公會榮休主教華勇博士發出強烈呼籲,敦促全球南方教會領袖承擔全球宣教使命的領導責任,並建立不受西方神學主導或財務依賴的真正夥伴關系。
-
梵蒂岡歷史首次 教宗方濟各葬禮使用普通話禱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濟各葬禮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話禱文創造了歷史。作為耶穌會的一員,方濟各似乎決心追隨早期耶穌會傳教士前往中國的腳步,並希望改善與中國的關系。
-
記者揭跨性別產業內幕:超人類主義、企業政治利益合作圈
一篇深度報道揭示,美國富商和企業在推動跨性別產業的背後,可能暗藏著一個更大的動力——推進超人類主義(transhumanism),以及無窮的經濟利益。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