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消息】「耶穌是誰?」是信仰中關於基督論的核心探討,單單四天晚上是絕對不夠的。唐牧師表示此次佈道會針對華人,他主要從基督與世界文化、宗教的差異來論述,本報特別選登其中部分精彩的篇章和讀者們分享。
耶穌是誰?—道成肉身的特殊啟示
所有宗教、哲學思想不外乎在尋找真理,孔子説「朝聞道,夕死可矣」,對孔子而言,道是支撐他生命的重要支柱,然而對今天许多人來説錢、吃飯是他生命的支柱,稍早前唐牧師談到人生的反覆與無奈,「為什麼工作?為了找錢,為什麼找錢?為了吃飯,為什麼吃飯?為了健康,為什麼要健康?為了工作,為什麼工作?為了找錢…如果我再講下去,你們肯定無聊、不想再聽。想想天上的神一直看著地上的人,煩不煩悶呢?」唐牧師直言,人生的價值若沒有基督在裡面,我們只能團團轉。
頭一天講道時,唐牧師提到上帝除了給人普通(自然)啟示外,更賜下特別的啟示,就是聖經與降世為人的基督。「從來沒有一本書像聖經一樣,告訴我們世界的開始跟末了。上帝不但將他的話語啟示出來,更賜下一個活生生的人在我們眼前,讓我們看見。」
耶穌是誰?—生命的救贖者
大家都知道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而死,耶穌為什麼要死?聖經説:罪的工價乃是死,但他沒有罪又為什麼要死?經上説:原來是為代替我們的罪,唐牧師表示,這就顯出了基督教與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犯罪了理當要受刑罰,今天很多宗教談助人行善,説要得福報。但行善能不能抵消我們的罪呢?假使我從今天5月20日開始,立志作個好人,並且果真能堅持到底,那我19日以前犯的罪呢?可以就這樣算了嗎?」唐牧師説世上所有宗教,都沒有談到「解決」罪的問題,唯有上帝賜下祂的兒子成為我們的救主。
耶穌來到世上不是作「教主」,而是「救主」,兩者有極大不同。對此唐牧師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假使現在有人溺水了,你是站在岸上,教他蛙式怎麼遊、腿要怎麼蹬、呼氣怎麼吐,還是伸手拉他ㄧ把呢?今天很多人強調『教育』的重要,但教育不能真正改變人,沒有拯救的能力。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下,教他們不致滅亡,反得永生。」
唐牧師又舉了一百年前,著名佈道家使用的例子説明基督教與其他宗教的差異:某天一個醉漢喝醉酒掉到坑裡去,無計可施下只好大喊救命、救命,首先來了一個人,聽完他的遭遇後很同情,便告訴他,「人走路身要正、眼要正,要正意、正心、正視。好,再見。」醉漢想想:正意、正心、正視,很有道理啊,但他仍然在坑裡,只得又喊救命、救命,再來一個人,聽完他的遭遇告訴他,「一切都是命中註定,你會走上這條路、你會喝酒、你會出生,這都是命中註定,拜拜。」醉漢想想:也有道理,世上一切不都終有註定?但他仍然在坑裡,只得大喊救命、救命,最後來了耶穌…。「聰明的聽眾,你們明白這些比喻的含義嗎?」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